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资委酝酿央企重组 透视汽车产业新五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07:37  中国青年报

  在外资整合的浪潮暂告一段落的时候,国内汽车企业的强强联合终于有了苗头。这场国企团结起来壮大实力的运动,终于在跨国企业全面进攻中国市场的最危急关头开始了。接下来的五年,中国汽车企业将集中火力,专攻其自主研发的弱项,以强强联合的阵势来防止跨国企业的进一步渗透。

  在“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建议稿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汽车必须通过整合资源和改组调整,扩大企业规模。而今,规划正式稿还未出台,国资委已经开始酝酿汽车类中央企业重组了。据了解,此次央企重组是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日前表示,国资委下属的六家汽车企业———一汽、东风、哈飞、昌河、沈飞日野和西安西沃,面临重组将不可避免。此外,国资委还将推动央企与地方企业的重组,这种重组会更多地采取市场方式。

  其实,“十五”以来,中国汽车业的整合浪潮一直没有停歇过。多数企业整合的初始愿望,仅仅是为了迎合产业政策中的规定,而争取到更多的合资利益。外企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的合资项目各不能多于两个的硬性规定,确实伤了不少国企老总的脑筋。而他们在合资成功后所做的,也不过是为了多出一款产品,多分到一杯羹。抢到热门车型的,自然是草草做一下本土化改造,就忙着生产、上市;一时拿不到好车型的,自然会对外方伙伴采取一些要挟战术,企盼下一次多分个三五斗;好车型没有了,自然会把老车型修补一番,摇身一变就是新车。随着外方品牌的深入人心,新车型可以红火一两年,小改款也可以吃老本,而合资成功绝对是一大功劳。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重点扶持大企业集团时,就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方针。迄今为止三个五年已经过去,我们看到的却是月月都有合资企业出现,周周都有挂着外方金字招牌的新车上市。国内企业对几家外企的收购抢夺战也颇为吸引人眼球,虽然收购成功不见得是一件幸事,但从中国汽车业的大环境来看,也足够有收入史册的价值了。

  大企业在外方的品牌地摊上忙活得不可开交,殊不见各省的小企业也加入竞争,呈现出一片燎原之势。一边是“大炼钢铁”般地盲目造车,一边是地方保护现象不断。虽然汽车产业在某些地区的经济贡献度确实占有相当比例,限制外地汽车产品参与本地竞争自然功不可没,但设置区域壁垒却大大损害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各地重复建设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目前,已经有12个省市确定下一个五年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以上目标,将汽车列入重大投资项目的也有近20个省市。有人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将为800万~900万辆,将这个数字除以20,每省市分摊下来的“蛋糕”也就40多万辆。

  有人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民营企业进入的门槛硬性拉高,限制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设置进入障碍未尝不是解决资源过度浪费的有力方法。换而言之,中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企业参与竞争。美国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集团稳扎稳打,日本有丰田本田两家企业叱咤风云,韩国只剩下一家现代起亚,却能到处兴风作浪,而中国拥有百余家汽车企业,能拉上台面的不过15家。

  今年,专家们对中国汽车市场最乐观的产销预测只有550万辆,是通用一家企业的五分之三。尽管我们可以用“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发展轿车时间不长”等借口来做遮羞布,但指望那80多家每年产量不足万辆的企业发挥余热,似乎并不现实,既然要规模没份额,倒不如老老实实被整合的好;指望15家主要企业画地为牢,各守本分,则过于理想化了,光是为了抢夺引进车型,就能闹得怨纠仇结,一旦外方甩摊子,连核心技术都没有掌握的企业也只能是死鸟之巢,苟延残喘不了几日。

  由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局面。对于在国际汽车大环境下扭曲成长,被跨国公司技术牵制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重组整合已不可避免。在业内对合资企业能否诞生自主品牌产生诸多疑问的时候,这种通过合体实现转生,从而摆脱束缚的要求,反而显得更加迫切。

  如此看来,“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对资源整合的重点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着“拨乱反正”的意义。有人指出,如果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容量达到700万辆的话,产能将可能超过1200万辆。尽管汽车企业的利润在不断下降,但发展好的企业总能通过扩大产能获利。在各企业看来,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所带来的利润价值极具吸引力,相反,价格雪崩所引起的恐慌对产能扩张的抑制作用却始终无法体现出来。

  问题在于,尽管所有企业都希望自己独占鳌头,但被淘汰的仍然将会是多数。通过重组整合,企业不仅可以借此消灭一个对手,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更可以有效地利用被整合企业的产能,降低自己在产能扩张上的投入。

  事实上,谁整合谁,被整合的企业又如何安身立命才是最重要的。整合小企业为的是“救人于水火之中”,和大企业联合的目的就不是那么单纯了。对外资引进的过于热衷,使大企业集团下的合资企业普遍享有“超国民待遇”,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又享有极大的主导权,甚至能影响整个集团的决策。假设央企重组能够实现的话,合资企业的地位势必下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嚣张气焰也能有所收敛。

  如果所有合资项目都由一家企业支配,所有合资企业就变成了一家企业的子公司,今后被牵制的将永远是跨国企业。但如果民族企业被整合,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大企业集团制造垄断,就一定会坐享垄断,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要想避免垄断,民族企业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在权利的行使上,国家应该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在自主研发上,国企则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只有这样,大企业集团和民族企业才能共存下去。随着民族企业的声音越来越强,他们与大企业集团的博弈,将一直持续下去,也希望这次央企重组不会打乱他们的阵脚。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