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序言二:解剖刀与炼过的矿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4:37  《中国汽车调查》

  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的老总苏晖多次开玩笑:“现在是卖不了别的就卖汽车吧?”另一位先生像对下联似的接着调侃:“说不了别的就说汽车吧。”汽车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了解也有所加深,因此街头小子都可以谈上个一二。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入门易,精通难,因此往深了说就不好说了。在这种状态下,一些高谈阔论往往有震慑性的效果,其口气之大,结论之果断,结果常常能够把大家都镇住。然而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其大而无当。

  中国汽车工业近十多年的发展,处于急剧的变化和转折中,还没有完全告别计划经济,就被推入了WTO大门;我们还没摆好自己的阵势,跨国公司就在中国展开了决战;经历了井喷,也经历了低迷,不管哪个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干得不顺手;自主开发、民族品牌、拉美化、话语权……几乎每天都在激辩这些话题,但是似乎都还是止于“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样的层次。

  平面化单向度的汽车产业观察已经充斥了这个汽车世界。实际上对于汽车业,我们需要的是“解剖刀”,从细节处进入,顺脉沿络,剥皮抽丝,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接近事件的内瓤,由此才能够有所痛心也有所启示。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贾可的《梦想与焦虑--中国汽车调查》。

  贾可曾多次采访我,和一般滔滔不绝的主持人采访不同,他的话不多,一般是静静的倾听,这是一种很“狡猾”的策略,因为被采访者实际上受到一种暗示性的鼓励,放开了说,难免说走了嘴。更为“狡诈”的是,贾可抓住我贪杯的弱点,先灌酒,再采访,一般他都能达到目的。他对我的每次采访,我们谈得都很深,确实畅快淋漓。

  这本书的出版,他先前没有和我说过,所以当他送来草稿,我确实吃了一惊,更仔细的阅读之后,发现他这几年采访的积累犹如炼过的矿石。他让我写一个序言,说只有汽车业的分析师才有公信力。因为阅读之后,很有收获,我答应写这篇小序,也就算自己的一点读后感吧。

  记得在一次关于品牌竞争的研讨会上,一位听众对每一位发言人都提出同样的问题:“你看哪个公司在中国品牌做得比较好?”有的发言人说:“各有千秋。”有的发言人说:“研究不多不好妄下评论。”轮到我发言完了,这个人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我毫不客气的回答“谁都没有做好!” 为什么?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往往比较仓促,很快赶上中国汽车市场“井喷”,所以火烧眉毛顾眼前,先卖车再说。但是“井喷”过后,许多公司感到茫然,不知道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又一下子都不买车了,既使拼命降价也卖不好。

  我的看法是,现在国外公司、国内公司、整个产业都要认真思考,思考他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贾可的这本书应该是这种思考努力的一个成果。贾可的特立独行之处在于,他能够从汽车的真正细节方面出发,特别是汽车销售的细节方面,从“分子学”水平上,进行大量解剖,中国汽车工业的问题常常恰恰就出在这里。

  比如说,关于跨国公司本土化问题,贾可指出:“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展开新一轮竞赛,它们未来的空间有多大,不单单取决于其本身已经拥有的实力,还依赖于其本土化的决心、力度和速度。必须承认的是,大多数跨国公司对中国人和中国市场并不了解,无论是汽车的适应性改进还是销售策略的制定,无论是品牌内涵的本土传播还是服务质量的有效控制,都不能离开中方的支援。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不管你在世界上的名气多大,品牌的影响力多大,或者有多少核心技术,也不管你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都将在或者正在中国陷入困境。”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贾可采用更为理性的观点来看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方面最不缺乏的是雄心壮志,最缺乏的是扎扎实实的学习和改进。比如说贾可提到一汽三次学习丰田生产方式的例子。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一汽厂长刘守华就已经带队去日本丰田公司学习TPS,回厂后组织二级干部学习,然后又请TPS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来厂讲课,并在生产线上搞试点,建TPS样板线。一时全厂掀起了学习TPS的热潮,但是不久销声匿迹。

  1990年代,一汽变速箱厂引进日野LF06S型6档同步变速箱,同时也再次引进TPS,结果在没有增加多少设备、人员和资金的情况下,生产能力由8万辆提高到12万辆。当时的厂长耿昭杰提出“把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汽继换型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之后的第三件大事来抓”。

  接下来就是2002年,一汽甚至成立了竺延风总经理挂帅的丰田生产方式领导小组。要想生产丰田汽车必须改善红旗轿车的生产管理。丰田汽车专门派出公司生产调查部的专家朝仓正司来到一汽轿车公司,他在生产现场巡视一周后来到会议室,陪同参观的中国同行例行公事地希望他提些宝贵的意见,这位丰田生产方式专家突然脸一掉道:“我知道你们每个人心里都想说什么”,转身他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打倒日本鬼子。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的朝仓说:“我希望你们打倒我,但是你必须先强过我,你强不过我,对不起,你就必须老老实实跟我学习。”

  贾可写道:“闻听朝仓正司如此狂妄之语,在座的一汽轿车的诸多二级经理一时深感愤怒,有人甚至冒出动手揍他的念头。但是,很快理智战胜感情,一名当事者告诉记者:‘我们后来一想,他说的话,一点毛病没有。你想打倒他,你手无寸铁,怎么打倒?’”

  朝仓正司来到的是生产卡车的解放公司,他在总装厂、车身厂的现场管理当场提出了26个问题。解放公司工业工程室副主任白宝伦说:“为什么人家能够发现问题,而我们却习以为常?TPS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如果只简单的理解或模仿,不对现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认真加以改善,那么学习TPS只能是刮表面风。”

  对此,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其实丰田生产方式的一个精髓就是真正发现问题,发现真正的问题,所谓真正的问题就是可以动手解决的问题,关键还是在解决问题。

  这本书中不乏这样的真知灼见,值得人深思。以上我只是谈了自己的一点感想,真正的东西大家还是阅读本书吧。(贾新光)

  (作者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