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行业区域壁垒何时能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10:18  中国汽车报

刘向前 图

  在国家刚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让记者格外关注。有关区域经济的话题讨论,在业内范围经常在说,而“十一五”规划又把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人们不禁要问,在目前行业的现状下,区域壁垒何时能破?

  地方与中央的“抗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打破区域壁垒已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去年6月1日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汽车市场和管理制度,各地政府要鼓励不同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本地区市场实现公平竞争,不得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产品实施歧视性政策或可能导致歧视性结果的措施。凡在汽车购置、使用和产权处置方面不符合国家法规和本政策要求的,应一律予以修订或取消。而今年8月由商务部出台的《汽车贸易政策》中,也有上面提到的类似表述。

  尽管如此,各地出台的一些政策却仍然与中央的精神相违背。去年,吉林省一位主要领导曾明确提出:“吉林省要率先打破区际、省际壁垒,推动东北经济体制和产业布局一体化。”然而,时隔不久,今年5月13日吉林省政府就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的意见》。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支持一汽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积极扩大产品销售。省内都要尽量购买一汽生产的汽车,县以上行政单位经批准购买汽车的,要按规定的标准首选一汽的车。省直机关及所属各单位购车和报废更新车辆时必须购买一汽生产的汽车。第十三条则对个人购买一汽生产的轿车提供了税收、贷款等方面的诸多优惠。

  手段不同 目的一致

  “从国家将汽车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以来,全国的一些主要汽车产地都先后出台过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吉林省的做法只不过是以往政策的延续。”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张可云教授,曾这样评价各地带有地方保护主义性质的政策。事实上,汽车产业在这些地区的经济贡献度也确实占有相当比例。据了解,一汽对吉林省经济的贡献占到46%,而重庆市汽车产业的贡献度也占到3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保持当地政府财政收入,限制其他地区汽车产品进入本地参与竞争,就成了最直接的做法。

  “目前地方政府支持当地汽车企业的手段很多。除了税收以外,地方政府通常还在土地使用上为企业提供便利。此外,从各地的出租车上也能看到地方保护的影子,比如北京用伊兰特,长春用捷达,上海用桑塔纳帕萨特,重庆用羚羊。对地方政府来说,这些出租车不仅能对当地企业的业绩给予拉动,还是地方形象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区域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采购,对于个人消费者,地方政府通常只是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其购买当地品牌,而政府采购过程中,地方政府则可以直接对当地企业给予支持。

  区域壁垒如何打破

  这种各自为战的区域壁垒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疑带来了税收上的收入。然而,专家却指出了这种做法带来的诸多弊端:依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区域壁垒损害了本该由无形的手调节的市场竞争,在保护本地企业的同时限制了其他企业的发展空间,一个区域壁垒带来了更多的区域壁垒,各地重复建设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

  谈到如何打破区域壁垒,中央财经大学徐焕东教授认为,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还很难,只能依靠各地政府在实践中探索出路,另外中央应该加大整顿力度,对于地方的倾向要尽力制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城市室主任叶裕民则认为,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原来以争夺原材料为主的壁垒已经基本打破,但区域间的合作机制还未建立起来。这次“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强调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即发达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周边区域进行相关的配套行业发展,从而避免生产要素的浪费。“通过这种结构调整,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记者 蒋东镭)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