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发区审批再启 专家提醒谨防“一窝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孙东辉

  一度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工作再度启动。商务部11月7日下发的通知称,为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需扩建的国家级开发区仍可以提出申请。对此表态,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区审批与建设的“一窝蜂”现象导致“城门失火”,如今开发区再审更要谨防“一窝蜂”。

  “一窝蜂”现象导致“城门失火”

  19年发展, 2年沉寂,如今再度出山,国家级开发区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

  2004年,国家级开发区创建20周年,但开发区人并没有像纪念特区成立10周年那样“风光”。因为此时中央整顿治理土地市场秩序则将“各类开发区”作为检查、清理、验收的重点;此时媒体关注的焦点也转向非法设立的开发区滥占耕地、侵占农民利益等。

  “开发区审批和建设的‘一窝蜂’现象导致‘城门失火’”。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对此形象比喻。他认为,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不少地方盲目设立开发区,“占而不开”现象突出,引发了多征、滥占、浪费耕地、损害农民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城门失火”首先想到的是救火。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下称《紧急通知》),各类开发区的审批一度暂停。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前后出台。

  救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开发区核减了4813个,占原总数的70.1%;规划面积压缩了2.49万平方公里,占原面积的64.5%;开发区圈而未用的土地退还农民复耕26.17万公顷。

  开发区再审谨防“一窝蜂”

  “城市失火,殃及池鱼”。牛凤瑞表示,因为某些开发区的无序违规建设,导致整个开发区的正面形象被扭曲,这不仅影响到开发区的正常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

  “开发区的审批首先要有硬指标的约束,不能开而不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谢扬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开发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经济高速增长、带动力强的外向型工业区,但他同时表示,开发区的审批与建设要有年工业产值、税收等“硬指标”的约束,这是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成为提高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保障。

  据商务部11月7日通知,这些“硬指标”为:主要经济指标在申报前两年保持持续增长,综合投资环境评价总指数排名在25位之前;年工业产值4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年税收收入达到10亿元;年出口额达到5亿美元;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0亿美元。国家级开发区只要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就可以申请扩建。

  “在审批的硬指标约束下,还要防止其他一窝蜂现象的出现”。牛凤瑞指出,开发区的审批除了防止“一哄而上搞圈地”的“一窝蜂”现象外,还要防止在开发区内搞重复建设,防止借开发区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

  谢扬指出,与国外开发区的“自然发育”不同,我国开发区的审批和建设更要注意扶持开发区内的支柱产业,提升产业聚集的效应;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

  “违法成本太低,这样政策就失去了严肃性”。牛凤瑞表示,国家开发区要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宏观调控,着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目前开发区审批及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违法成本低反而凸现了守法成本高。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