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价格联盟是汽车厂商的自我救赎还是集体哀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8:10  新浪汽车

  10月从指尖翻转而去,临近岁末的汽车市场变得躁动不安。伴随最后一批新车型的粉墨登场,汽车销售吹响了冲锋号。

  从汽车厂商现有的产销统计看,与年初既定目标相比,欢喜者寡忧虑者多。尽管不时有企业站出来说,销售情况会随市场需求做调整,但年终盖棺论定之前,谁家的“缰绳”也没松。与此同时,另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正悬在厂商的头顶。国家统计局近日透露,今年前三季度轿车新增库存4万辆。该局工交司专家江源分析说,今年5、6月份以后,不少轿车企业上调了生产计划,市场供给增加后销量并未明显上升,因此四季度将出现明显的价格战。

  价格战的预警又起,让吹响冲锋号的厂商左右为难。以目前车市的促销方式看,提升销量惟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价,而降价不免两大担忧:一是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中,想出来都难;另一个是持续下滑的利润让业务报表越来越难看。在厂家还在为是否降价犹豫不决的时候,来自经销商的让利促销却越燃越烈。近一段时间来,雅阁、帕萨特、凯越、标致、伊兰特等昔日的畅销车型也开始加入降价的序列中。

  叫嚷了一年的“价格联盟”不攻自破。

  有同行撰文说,价格联盟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确,由厂商单方面发起的价格联盟有一厢情愿之嫌,也有背市场竞争法则,注定会失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的清楚,厂商就愣是不明白?把价格联盟掰开了揉碎了,谬论还是谬论,但那么多企业和经销商还是纷起效尤,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老三样”时代,没人说价格联盟,但市场指导价雷打不动,公款和大款对车价是不敏感的。汽车“井喷”后,产量翻着跟头涨,车价成千元、万元下降。2004年的价格战还记忆犹新,汽车价格像“坐山车”一样呼啸而落,打乱了商家的阵脚,也惊醒了懵懂中的消费者。频繁让利让消费者顿悟,汽车这个看上去“神气”的家伙原来这么不保值,也压根不值得把压箱底的钱都抛进去。不愿意再当“冤大头”的消费者在降价面前捂紧了自己的钱袋,持币待购成为一道风景。此外,更深层次的影响是,消费者开始对汽车价格的底线产生了怀疑,降价的预期被一味放大,那种生怕买车上当的忧虑像病毒一样感染了“流年不利”的车市。

  这个时候,汽车厂商也意识到价格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自我救赎的方法之一——价格联盟现身车市。这其中,有厂家出面组织的,也有经销商自发形成的,目的只有一个:稳定车市。从一开始,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笨办法就遭来媒体的口诛笔伐。事实上,价格联盟从始至终都没取得预期效果。

  举一个笔者了解的例子来看。今年7、8月份的时候,国内一个汽车厂家在北京成立了所谓的经销商商会,给经销商规定了让利幅度。在京的14家经销商踊跃参加了,但都盼着别人来执行规定,到了自己卖车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不得已,商会委托一家公司来做第三方检查,拿到证据后施以上万元的罚款。笔者曾陪同这家公司的一名检查员到一家经销店交涉。证据确凿,的确这家经销店以比规定更低的价格卖车,但这个经销商不服。他拿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其他几家经销商比自己的售车价格还低。如果要罚款,就拿到商会上摊派,要罚都罚。价格联盟成了儿戏。

  这家经销店的一位负责人向笔者抱怨说,汽车厂家要冲量,要追求市场占有率,规模上去了,成本才能下来,企业才有竞争力。这道理谁都懂,但目前的市场容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以生产规模为标准来匹配4S店,而不是以市场容量来发展4S,不过剩才怪呢。“憎多粥少”,让利促销是最有效的办法。这位负责人说,经销商卖车算的不只是车价的利润,还有售后服务、保险、完成任务的反点。你少卖一辆,就少了一系列的利润来源,价格联盟不过是理想吧了。

  从一斑可以窥全豹。价格联盟“祸起萧墙”,覆灭在自己的陈兵布阵中,而自我救渎的初衷只能另寻它路了。按道理说,事已至此,价格联盟应该谢幕了,但事实是,在经销商的尝试失败后,企业又站了出来,无论是一汽大众的“誓不降价”,还是上海通用的“决不跟进降价”都是另一个版本的价格联盟。这个时候,根本无需去讨论结果如何。这种“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誓言只不过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心理战。尽管车价摇摇欲坠,但姿态还是要摆一摆的。

  “金九银十”过后,伴随一系列新车型的上市,车市岁末的狂欢上演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一面是前三季度4万辆的库存,一面是15家主要轿车企业51.3%的利润下降。汽车价格降还是不降,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在这个抉择的背后,已经面目全非的价格联盟折射出的是整个汽车业集体的哀鸣。

  降价,意味着更大的亏损;不降价,意味着更大的陷阱。走在十字路口的汽车业需要调整的不只是价格。价格联盟,这个原本就不该出现的虚拟形态,背负了不应该背负的责任,其夭折也便顺理成章了。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武卫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