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下注混合动力氢动力 放弃柴油动力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0:04  经济参考报

  胡茂元认为,“新能源汽车”上路亟待“新环境”

  正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汽股份以“新能源浪潮 新动力上汽”为主题,一举亮出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最新成果,在展厅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的热浪。而近段时间,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更是马不停蹄,频频亮相,侃侃而谈,为“新能源汽车”呐喊造势。

  从与美国通用签署新能源合作项目协议,到校企合作倡建产学研共同体;从与德国大众联合开发混合动力轿车,到举办国内最大规模的氢能源及燃料电池车科普展……,这位上汽股份的“掌门人”以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动作,勾勒出了企业在新能源研发领域的清晰思路和宏大战略,显示了上汽作为国内汽车业龙头企业,占领未来汽车制高点的雄心和潜力。

图为通用在世界上开发的最先进的氢动三号,近期将通过上汽在中国试运行。

  抓住新能源研发的机遇

  当源自西方、走过百年的汽车业终于开始与中国百姓“亲密接触”,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这两大世界性的难题,却又把它推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和快捷,让人们与汽车难舍难分;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快速增长,资源的匮乏、尾气的排放,又使汽车业招来阵阵诟病。研究和开发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畅通汽车行驶的“通道”,成为业界争夺未来市场的重大目标。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上汽当仁不让地担当起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领头羊。过去几年间,通过校企合作埋头“做功课”,上汽交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不仅成功试制出二甲醚城市客车、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燃料电池MPV等概念样车,还实现了桑塔纳3000型LPG单/双燃料轿车、申沃CNG城市客车、桑塔纳CNG两用燃料轿车等批量投放市场。并且,在节能汽车、替代能源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上也进展不俗。

  早在“十五”之初,上汽启动新能源战略之际,时任上汽集团总裁的胡茂元就意味深长地说:“虽然我国汽车业总体上与世界水平差距不小,但在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我们起步并不算晚。敢于抓住世界新能源竞争的起跑线,就能率先突破,抢得先机。”一周前,当上汽与通用共同签署清洁能源联合开发协议时,已经颇有底气的胡茂元,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合作与竞争更显勇气和信心。

  在世界各地,纵然新能源汽车研发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技术路径却各不相同。欧洲关注柴油动力车的开发,能节能10%至15%;日本则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走得较快;而美国主要是致力于氢动力的研发。这三大取向的形成,缘于这些国家各自产业投入的格局,以及在全球经济中掌控命脉的实力,但无不是结合了本地区的特色。譬如,欧洲的选择是基于当地的资源分布、工业生产的标准和环境保护的严苛;而美国则取决于其国家能源战略结构的调整。

  主动出击,迅速找准自己在新一轮角逐中的位置,是当下中国汽车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瞄准世界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路线,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要求,胡茂元说,上汽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体发展思路,是基于“三大路径”确定的“三个结合”的发展方针:即在实施步骤上,坚持近期和远期目标相结合,近期是把混合动力作为重点工作,而远期则是以氢动力的研究和跟踪开发为方向;在科技创新上,坚持内外联手相结合,与世界范围内的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力量形成合力;在发展形式上,坚持中外合作,依托合资企业的平台,明确自主品牌和清洁能源汽车开发的目标。

  作为眼下着力实施的过渡方案,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应用、示范运营和产业化,是上汽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外众多厂商都在开展混合动力的研发,有的已研制出样车。日本丰田、本田更是比中国早了好几年,并握有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开发得早,未必是最好的产品。“更为关键的是,何时能作为一种商品交到用户手中。”铆足比拼的劲头,上汽把奥运会和世博会作为“小考”的考场,列出了“十一五”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时间表”:混合动力汽车2008年小批量投产,2010年达到5万辆产能;燃料电池车加快研发应用,2010年实现千辆级商业化示范运行。

  对于上汽推崇混合动力的中期目标,而没有选择欧洲技术相对成熟、节能效益确切的柴油动力,胡茂元解释说,这是兼顾了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所作出的选择。上汽不反对采取多种途径去寻求解决方案,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需要整个系统、主要是国家体系的支撑。他说,以柴油动力为例,由于我国柴油资源不足,尤其缺乏高品质的清洁柴油,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巨大的投入去支撑。有人框算,以我国现有的消费需求,至少要有1000亿元的高额投资去做前期配套等基础工作,且耗时冗长。从整体看,这是一个欲速则不达、实现产业化目标更为缓慢的过程。而混合动力的研发,则可与现有的汽车技术和研发力量整合起来,不会受到整个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影响。胡茂元认为,综合各方因素,混合动力是个非常好的过渡方案。即使将来柴油动力使用环境日臻成熟,也可与其他动力相得益彰,共同推进汽车的“清洁革命”。

  高成本决不能转嫁给老百姓

  开发新能源汽车,让百姓早日用上更环保、更经济的交通工具,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福全人类的一项重大工程。然而,高额研发投入和现阶段的小规模试制,使高企的成本价格必然成为横亘在新能源汽车与百姓间的“拦路虎”。只有尽快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运营,破除新能源车驶向市场的“路障”,清洁环保的汽车,才不是“墙上的露梅、纸上的画饼”,才能真正地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需求。

  胡茂元认为,以目前各方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来看,车上安装的两套动力装置,不仅比通常的汽车有更多的重量,也比传统的产品确实需要更高的成本。要把新能源车快速推向市场,降低成本,这是企业除了节能、环保之外,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必须直面的责任。

  降本,既是企业永恒的命题,也是新能源汽车迈向市场所必须跨越的一道高坎。在坦率承认“新能源汽车产品成本比较高”的同时,胡茂元总是再三强调,上汽将秉承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新能源汽车决不能加重消费者的负担,企业不会把高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对于高成本的挑战,胡茂元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应对。一是企业层面的努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本增效;二是政府层面的支持。如果政府部门有明确的鼓励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和相应的激励机制,那么随着生产批量的加大,就能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价格也会一步步降下来;三是依靠我国在新能源研发领域的率先突破。如若我国能抓住新能源汽车的起跑线,与国际同行同步开发,有所作为,那我们的零部件就能融入全球采购体系,供给世界各方,就可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营造领先优势。

  目前,上汽除了加大对作为汽车“心脏”的动力系统的研发力度外,还紧锣密鼓地开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减重量、降能耗等“细枝末节”,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配套支持,降低使用成本,为新能源车驶入市场“减负”。如零部件方面,上汽主导开发了新型电动车空调压缩机、高亮度低耗能的LED/HID气体放电节能灯;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压缩机,则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特点。这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成果,有的已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的产品上使用。新材料方面,针对汽车零部件多为钢制,份量重,上汽最新研发了铝合金半固态成型材料和新型相变塑性钢材料,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轻量化和防冲撞性能,提升了安全性。这类材料现已通过全部项目的实验室试验和道路试验,并使汽车零件减重20%,进而可降低油耗等使用费用。

  根据上汽与通用的协议,双方合资建立的泛亚技术中心将作为上汽清洁能源汽车研发的重要平台。胡茂元说,泛亚的开发能力正不断增长。随着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以及研发领域由基础性工作向高端项目的拓展,泛亚在混合动力及其他技术的开发方面,将会更具深度和广度,并为上汽的新能源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能源汽车呼唤“新环境”

  “新能源汽车涉及产业面广,时间跨度大,系统配套复杂,需要多方协调,集成各种优势资源,才能确保目标的圆满实现……”在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共同体的成立大会上,在与通用联手开发清洁能源汽车的签约仪式上,胡茂元总是执着地、不遗余力地为新能源汽车“上路”呼喊。

  从战略规划到技术工程,从社会环境到政府支持,除了技术本身面临的艰巨挑战外,某种程度上,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市场的外部环境,与新能源汽车最终“化蓝图为现实”、大规模推广使用生死攸关。在胡茂元看来,当前与企业研发的一腔热情相呼应,社会各方应多管齐下,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新能源的知识,了解氢作为汽车动力的意义和价值。胡茂元说,蒸汽机的诞生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问世则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可以说,氢动力将带来第三次革命。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宣传普及,让百姓家喻户晓。为此,上汽与通用日前在上海科技馆精心布设了国内迄今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常年展,耗巨资从科普的源头抓起,培育社会认知度和未来的消费者。

  加大内引外联,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合开发,把美国通用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先发优势引入中国。通用在世界上开发的最先进的氢动三号,近期将在中国投入试运行。研究氢的多元化来源,加大与能源部门的研究,为即将到来的汽车能源“氢时代”作准备。

  政府要大张旗鼓地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出台相关的政策,在运营中给予导向和激励。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对新能源汽车应用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的综合配套。如投资建立加氢站、予使用清洁能源者以优惠补贴等。

  充分整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和发挥协同效应,通过政府、企业、社会、民众等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胡茂元预计,10至15年后,清洁无污染的氢能源将会被民众逐渐认识,使用也会越来越方便。(姜微 崔颍)

(编辑:石宇)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