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新能源模式应走欧洲路线还是日本路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09:30  中国青年报

  随着全球能源局势的紧张,与柴油车技术一同热起来的,还有混合动力技术。今年年底,丰田在美国大获成功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将在长春下线。与此同时,上海通用奇瑞等多家企业也宣布将进行混合动力车技术及产品方面的研发。发展混合动力车风头强劲,一夜之间,让欧系企业多年来在柴油车宣传上的优势化为乌有。无论怎样,混合动力车又为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混合动力车与柴油车,实际上是欧系与美系、日系企业在技术标准上的一次正面对垒。二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国的环保标准不同所致。据专家介绍,在欧洲国家,由于较为重视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含量,因此选择柴油发动机技术最为合适。美国以及日本的尾气排放标准,则较为重视颗粒物的排放。这正是柴油车排放的软肋之一。同时,由于一直以来,美国市场的能源供应状况不存在很大的压力,汽油发动机又在舒适性以及减小噪音等方面优于柴油机,因此汽油机在美国、日本市场上占有压倒性优势。由此,目前仍以电能和汽油机为主的混合动力系统,也在美国及日本市场推广起来更省力。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二者中的哪一项技术更适合中国市场推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刘峥认为:“也许在未来,我们汽车动力的来源恐怕是氢动力、电动力,或者其他新的动力。但是从现有的动力过渡到将来的动力,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二三十年。柴油机系统和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则是目前可行的两种技术,其中柴油机应该是最成熟、最现实、风险最小的合理选择。”

  专家指出,尽管混合动力车技术在逐渐进步,同时也在美国加州等地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混合动力系统在中国推广有着致命的技术缺陷。这一缺陷来自于其所装备的两套动力系统之一———电动力系统。

  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至今,在加速、起步、上坡动力性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长途行驶或者在郊区、高速公路上行驶则暴露出其不足。由于技术不足以及成本高的原因,为电动系统充电的电能源供应站很难普及。在这些地区行驶,电能的补给相对困难。而靠油动力系统为电动力系统充电,动力性能又无法保持。打个比方,如果混合动力系统的额定输出功率共有100千瓦,则电动力系统和油动力系统的功率各有50千瓦。如果油动力系统50千瓦的功率既要为电动系统充电补给,还要保证车辆以足够的驱动力正常行驶,显然不是那么现实。

  有一种说法,即现在日系企业的混合动力系统多采用电能加上汽油动力系统,如果采用电能加柴油动力系统,是否能更好地节省能源?专家指出,事实上,目前混合动力系统的问题主要出在电动系统上,即电池无法长期良好地存储电能。从电动力技术的研究伊始至今已有百余年,然而电池问题一直是不能突破的瓶颈。刘峥告诉记者:“前不久北京市使用的几辆全新电能技术的公交电车,在新车时可以跑100多公里,但使用几个月以后,电瓶衰减严重,以前每天需要充电4~5次,现在每行驶一次,就需要充电一次。混合动力系统面临同样的问题。”实践证明,电动力系统的续航技术悬而未决,仍然是困扰其发展的难题之一。

  从排放标准上来看,不久前,中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减排温室气体,而温室气体产生主要来自汽油机的排放,目前相对较成熟的混合动力系统正是采用汽油机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仍不如柴油动力系统效果明显。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国没有签署这项协议,因此目前承受较大的舆论压力。如果美国签订了这项协议,温室气体排放量居第二位的中国势必承受比目前更大的压力。

  事实上,随着全球能源供应不足正呈现扩大之势,柴油车也逐渐在美国、日本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加上欧洲市场,柴油车正在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目前在欧洲市场,几乎45%以上的产量为柴油轿车,根据预测,在2010年时,欧洲将有50%以上的轿车为柴油车,日本会达到10%,美国会达到5.7%。J.D.POWER公司预测,到2015年时,全世界将有35%的车辆是柴油轿车。

  同时,与昂贵的混合动力系统成本相比,柴油机无疑在此方面更适合中国国情。目前在各种动力系统中,柴油机是最成熟的技术之一,生产设备也是许多企业现有的。同时柴油机对于整车的改动较小,混合动力车的改动则较大。专家认为,选择柴油系统,企业投入风险最小,混合动力的耐久性问题、电池动力性等技术性问题,还没经过长期考验,大规模投入风险较大。

  刘峥还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城镇、乡村有使用柴油机的经验,因此对柴油机有良好的使用能力,同时受经济条件约束,农村以及中小城市对于节能,对于故障、耐久性问题肯定比大城市要重视得多。因此,中小城市对柴油机的接受比例肯定比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高很多。至于混合动力车,“恐怕将来的发展方向会选择在大中城市”。

  刘鹏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