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谈到吉利,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没想到吉利能做到这么大”。而在吉利,谈到李书福,吉利人会说:“李总胆子大,敢放权。”善于经商的浙江人血统给了李书福创建吉利的天赋,而李书福的胆大、心细成就了今天的吉利。
今天的吉利,汽车市场保有量已超40万辆,占经济型轿车市场的36.86%。2005年9月13日,经过3年时间的准备,吉利如愿以偿地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还接到了近10万辆的海外订单,真正是名利双收。2005年10月,杭州西湖博览会车展,更让人们见识到了吉利作为浙江东道主的能力,最大的展台,最显著的位置,吉利在浙江的影响力令一些国际汽车品牌也退让三分。
然而,在这些辉煌的背后,吉利却面临着多重考验。
吉利面临的最大问题,首先就是资金问题。对此,吉利集团董事会主席李书福明确表示:“吉利到今天为止还是资金短缺,所以涉及资金的事情我们都会小心翼翼。”据李书福介绍,吉利在给经销商供货之前,每辆车都会向经销商收取定金,而定金的最底线就是每辆车来回的运费,以便在交货时,经销商不能付足全款,吉利可将汽车运回厂家,从而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作为民营企业,吉利的另一难题就是技术。
虽然现在的吉利已经有宁波、上海、台州和临海等生产基地,且都拥有现代化轿车总装厂;而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已经在吉利研制成功,并形成年产3万台的生产能力。在车间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忙碌的工人,运转的机器,还可以看到技术改进展示牌和工人奖惩公示牌,管理简洁而有效。
然而,吉利的链式生产线,虽然在国内许多汽车生产厂家仍然普遍使用,但与传送带式生产线已经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产品研发上,吉利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为此,2005年10月27日,吉利集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作为汽车研发的高级工业顾问,来破解新产品研发的技术难题。而这只是吉利集团“科技与人才风暴”计划的其中一步,按该计划内容,吉利集团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一批一流的国际化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储备人员,以应对集团发展的需要。
按照吉利集团远景规划,到2015年,吉利要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出口130万辆,国内销售70万辆的目标。面对近2/3产量的出口,物流成本是吉利最大的挑战。目前,国内汽车出口与通用、丰田等国际汽车公司出口成本相比,要高出一倍以上,成为国内汽车出口的重要瓶颈。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汽车公司都有专门的物流公司负责出口,价格低廉,且运输采用滚装货轮,运输成本低。国内汽车企业没有配套的物流公司负责运输,找其他的公司代理,费用较高。而国内也没有滚装货轮来运输,运输成本也就高了。这些问题都是吉利自己很难解决的。虽然李书福表示,浙江沿海的滚装船正在计划生产,但何时实现中国自己的滚装船运输还是一个未知数。要实现出口130万辆的目标,吉利任重而道远。
此外,吉利将在海外建厂,中外文化冲突问题在所难免。对此,李书福坦言:“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这也是所有企业走出去将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只能慢慢摸索。”
面对重重难题,吉利正在进行自我救赎,这也是每个民族汽车企业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相信吉利会在重围中找到突破口。其实,现在的吉利已经受到各方面关注,就在今年,科技部专门为吉利召开“‘吉利现象’———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研讨会”,据悉,这是科技部首次为一家企业召开专门的研讨会,可见吉利的努力没有白费,正如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梅永红所说:“也许在将来,吉利可能不再存在,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就要靠吉利这样的民族汽车企业。”
记者 刘世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