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九统管下的现代-起亚汽车联盟渐入佳境,至少是按照郑的意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而在这一过程中,郑梦九对人事的任免格外慎重,尤其是对可称为“心腹”之人的任用。仔细阅读现代-起亚汽车最近的表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越是郑梦九心腹的人就越来越成为他的心腹,否则就会被从心腹的团队中清洗掉,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近一个财政年以来,现代-起亚汽车联盟的人事任免多达10次,但其中有一个人始终紧紧跟随在郑梦九身边,被称为“心腹”——在韩文和英文的世界里,对这个词的界定和中文世界一样——此人便是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荣兴,所不同的是,他在韩国有多种身份:郑梦九会长室常任顾问、副社长。
自郑梦九执掌现代-起亚汽车以来,每年都会进行数次人事调整,范围覆盖这家汽车集团所有的中高层人士,而像2005财政年这样10次以上的变动更不多见,何况还发生在高管层面。所以在最近的一次人事调整中,包括对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现代汽车蔚山工厂等的高管任免结束后,业界开始总结郑梦九的“管理之道”:中高层职员的安排注重新老交替、“不把拥有实权的人长期安排在身边”。
作为这种人事变化的延续,很快蔓延到美国市场。10月初,起亚汽车原北美的CEO彼得·巴特菲尔德(Peter M. Butterfield)离职,由原来的副总裁J.H. Lee接替彼得之位。起亚北美的对外声明中说,“起亚汽车在美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已经重组管理结构以便更好地支持这一发展”,“我们将代表起亚汽车感谢彼得在过去4年里对 KMA作出的服务和为我们在美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这至少可以说明对彼得过去的“贡献”和预期不满意。而重组是按照郑梦九的思路进行的,力求在世界各地体现郑氏对下属业务的管理意志,以保证郑梦九能拥有这个韩国最大汽车制造集团的管理权力和由此带来的利益。
在现代-起亚经历频繁的人事更替后,薛荣兴仍稳居其位继续以顾问的身份存在,可见这个华侨的过人之处。而薛荣兴在中国市场上的作为,是其高居现代庙堂的关键。
至于此人在中国市场上的业绩,我已经在之前的专栏里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其实我更关注的是他能达到目标值的手法,《薛荣兴小赢起亚中国局》里描述的是一种手段,而在现代与中国几家技术合作伙伴的合作中,他采用的是另一种手法。
现代汽车在中国有江淮汽车和华泰现代两家限于技术层面的合作伙伴,前者以卡车为主,后者组装SUV。事情的变化出现在江淮汽车打算进入乘用车领域之际。其时,现代汽车借助SANTAFE,在两个合作伙伴之间周旋,江淮和华泰现代落户的诸多说法开始流传。当事件以华泰现代胜出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华泰现代的资金周转遇到难题,其时的华泰现代仅有300余套散件,而华泰现代能否在延迟到年底的日程中推出新车还是一个疑问。这样的结果在争夺SANTAFE之初就是可以预见的,江淮汽车无论在资金还是技术上明显高于华泰现代,而薛荣兴选择的是华泰现代。由此可以看出,这款SUV在中国市场上的出现,并不是以现代-起亚汽车在中国整体布局的利益为基础而考虑的。因为,如果以扩大现代-起亚汽车在中国品牌和产品的影响力来衡量,借助江淮要比借助华泰现代更能达到目标。
有观点认为事情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薛荣兴担心江淮汽车不会完全按照他所代表的现代汽车的思路操作下去。以中国汽车或者说现代-起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为参照,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合资公司执行的完全是韩式的营运,只是以合资公司的名义存在而已。薛应该深谙此中道理,他必定另有想法。
从现代-起亚汽车的角度考虑,虽然薛荣兴的这一作为外界尚难以解释,但足以显现现代-起亚汽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领悟程度、对中国汽车企业和其所在地的所缺之明了。
在现代-起亚新一轮的人事调整后,薛荣兴仍是现代汽车内阁的核心成员,这是郑梦九对其在中国业务的肯定。用韩国媒体的话说,薛是能深刻理解郑梦九心思的重要人物之一。可以预见的是,薛在中国还将继续付出。 (付 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