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康明斯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MI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汽集团在西安正式签署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合资合同。新公司将由双方以50 50的比例共同组建生产康明斯ISM型11升重型柴油发动机。
与康明斯组建合资公司之后,陕西重汽的重要部件总成已经完成了战略部署。自此,陕西重汽包揽康明斯发动机、汉德车桥、法士特齿轮三大全国领先的重卡动力总成生产厂家,在重卡市场上将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此前,陕汽还曾与德国MAN公司签署了全面技术引进协议。专家分析,陕汽集团两次携手国际巨头,将世界领先技术囊括怀中,企业发展将如虎添翼。
强强联手打造金牌
近年来,陕汽集团的生产经营连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势头。2003年完成销售2.04万辆,销售收入38.5亿元,2004年完成销售2.85万辆,完成销售收入50亿元,即使在2005年,在重卡行业的行业增长率急剧下滑的情况下,还是依靠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取得了重卡行业增长率第二的骄人业绩,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稳健增长,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上升了一个多百分点,上升幅度再居行业前甲。
根据今年8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陕汽重卡累计销售总量达11576辆,跃居行业第四的位置。
康明斯全球副总裁曹思德先生在合资公司的签字仪式上表示,康明斯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动力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际知名重卡品牌。中国市场对高性能环保型重型卡车的需求增长迅猛,合资公司的顺利组建将大幅度提升康明斯和陕汽在中国重型卡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康明斯发动机事业部总裁吉姆·凯利表示康明斯公司的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和ISM发动机的卓越性能将进一步加强康明斯在中国重卡发动机市场的领先地位?“ISM发动机的卓越性能已经得到全球市场的检验能够满足世界各地重卡用户的严格要求。康明斯与陕汽携手合作在中国本地化生产这款重型柴油机?将为中国重卡用户提供新一代具有国际水平的发动机。”
陕汽凭借近几年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产销量大增。但随着产量的快速增长,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
为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陕汽在关键总成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寻求突破,投资生产先进、高效、环保的发动机。而康明斯ISM系列电控柴油发动机在排放、燃油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康明斯重型卡车发动机系列中的旗舰产品,功率覆盖范围305-450马力,排放达到欧Ⅱ、欧Ⅲ、欧Ⅳ及以上标准,完全能够满足当今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发动机尾气排放标准,是重型商用车的首选动力。同时,该产品不仅可满足市场对大马力、低燃油消耗率、高可靠性、低废气排放等的需求,而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引进政策,属于国家鼓励引进的高新技术产品。
另一方面,合资公司可持续拥有康明斯ISM系列产品的最新技术,可满足我国对排放标准不断加严的要求。
根据合同,双方合资组建的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00万美元,生产康明斯ISM11立升全电控发动机,功率范围305—440马力。合资公司将采用与欧美市场同步的技术引进模式。合资工厂的土建施工于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正式投产预期在2006年第三季度。合资公司的目标产量为5万台。在生产方式上,合资公司前期将以SKD/CKD为主,随后不断推进国产化工作,最终实现所有零部件的完全国产化。在客户服务方面,合资公司也将利用康明斯和陕汽现有成熟的分销及服务渠道,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快捷的服务,占领部分国内和国际市场。
“陕汽是中国重卡市场的领导者?康明斯是国际柴油机行业的领头羊。长期以来,陕汽以打造中国商用车金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为已任,走出了一条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两家强强联手,必将为中国重卡行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陕汽集团董事长张玉浦对携手康明斯给予“里程碑式的合作”的评价,而对陕汽未来的发展更是信心十足。
合资道路崎岖不平
北京国贸大厦9层,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不断传来业务人员对康明斯发动机的报价声。
根据康明斯东亚地区市场传讯经理杨方向记者公布的有关报告显示,301马力-450马力的卡车占美国卡车销售总量的55%,而300马力以下的卡车销量,只占到很小的部分。这份销售数据与我国卡车的销售情况正好相反,我国目前小于300马力的卡车,也就是15吨以下,尤其是8—10吨的卡车才是市场的主导。 “我们坚信今天的美国就是明天的中国,301马力-450马力的卡车早晚会成为中国重卡市场的主力车型。”杨方对记者说。
陕汽没有任何发动机的生产背景,在我国几大汽车集团中,陕汽给外界的印象不张扬也不耀眼。但是,在发动机的对外合作中,陕汽却着实爆了一次冷门,让业界吃惊不小。据重庆一家媒体报道,就在今年1月份,重庆重汽还透露出正在商谈和康明斯的合资,仅仅1个月之后,合资的天平就倒向了陕汽。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康明斯已经在重庆有了一家合资企业,主要是生产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因此,对康明斯而言,在重庆一地设立两个合资企业显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另一种猜测则归于相比重庆重汽一直处在重组的漩涡中,而陕汽一直表现出平稳的发展态势,这是康明斯坚持将11升发动机落户陕西的一个原因。
康明斯落户陕西,还有一个原因是雷诺与东风的战略合作进展,东风已经和雷诺达成了引进雷诺DC11L型发动机的协议,而雷诺DC11L发动机和康明斯重型柴油机将形成直接的竞争。尽管康明斯和东风的合资公司产品已经从当初的3.9升,扩展到了现在的3.9升、5.9升、8.3升,即康明斯B和C系列产品,但是,对于9升以上的重型柴油机产品在东风的导入,康明斯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不将11L发动机出走,康明斯将在大马力发动机市场直面产品断档的问题。西安康明斯的成立,将使康明斯在中国的布局发生变化,将帮助康明斯进入中国标准重卡市场,产品未来市场前景被看好。
现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沃尔沃与一汽、雷诺与东风、康明斯与陕汽目前达成了组建合资发动机企业的协议之外,据悉,德国MAN公司也在积极地寻找发动机项目的落地,继今年年初MAN公司总裁率高层秘密赶到陕西重汽,围绕合资问题谈判之后,8月MAN(中国)公司总裁再次前来陕汽就合资进行谈判。实际上,当年陕汽与MAN在进行整车技术合作,双方曾强烈表达过在发动机领域里的合作诉求,陕汽与MAN在发动机领域的合资最终没有成功,主要是MAN要在陕汽建立一个大型的发动机生产基地,该基地生产的发动机将供给整个中国或亚洲市场,但是这遭到了陕汽方面的断然拒绝,陕汽想独享MAN的发动机技术。陕汽集团董事长张玉浦此前曾表示,陕汽与MAN合作都是排他性的,这是陕汽的一贯原则。
陕汽在发动机上最终选择康明斯,会不会与德国MAN的进一步合作造成影响?
事实上,陕西重汽之前和德国MAN公司一直保持技术层面的合作,目前的主力产品斯太尔系列也是出自德国MAN公司的子公司曼-斯太尔的技术输出。由于历史渊源,包括中国重汽、重庆重汽在内的另两家重型车生产企业的主力产品也都是斯太尔系列。造成的现象是,目前中国生产的载重15吨以上的卡车中,每10辆中就有8辆采用了斯太尔卡车技术。陕西重汽去年5月18日与德国MAN公司签订全面引进MAN公司主力产品和重卡整车技术的合作协议,联合推出号称“中国第三代重卡”的德龙F2000系列,专家一致认为是可替代进口的我国换代重卡。目前陕西重汽的战略规划是,将目前的斯太尔车型逐步转型到德龙系列。通过与MAN的合作,树立自己的技术壁垒,确立竞争优势。
但是在9月16日,陕汽和康明斯组建合资公司的签字仪式上,陕汽董事长张玉浦却表示,由于MAN在中国的战略不明晰,导致陕汽与MAN的合资进展一再拖延。目前,陕汽已经和国外另一家重卡知名企业进行合资事宜的接触。看来,MAN和陕汽的合资长路有可能再次节外生枝。
今年8月11日,潍柴投资斥资10.23亿元,拿下湘火炬控制权。湘火炬占有陕西重汽51%的股份(陕汽集团49%),从而达到间接控股陕西重汽的目的。目前,陕汽重卡产品97%以上装配潍柴发动机,潍柴还为陕汽专门开发的德龙F2000专用大马力发动机。康明斯表示,合资企业所生产的80%以上的发动机将供给陕汽,剩余的才会销售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但这种大功率发动机恰是潍柴的势力范围,陕汽以往几乎全部采用潍柴产品,康明斯和潍柴面临直接冲突,这相当于与竞争对手的下属企业进行合作,一度让康明斯对合资前景产生犹豫。
为什么此刻康明斯与有潍柴背景的陕汽的合作,又迅速得以产生实质进展呢?国际上,发动机企业进行合作,大多是联手应对石油巨头或是共同解决环保法规方面的问题,几乎不会有其他目的。知情者透露,康明斯发动机项目一直被看做是陕西省的重点项目,项目的达成与政府助力有关,“推动合资定案的最后敲定,与陕西省长陈德铭不无关系”。据称,陈对于汽车工业很在行。
陕汽人士说,一旦斯太尔重卡换代之后,潍柴将失去对陕汽配套的优势。康明斯项目的启动,无疑会对潍柴产生较大威胁。占据中国柴油机霸主地位的潍柴,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吗?据悉,湘火炬其实从未真正控制过包括陕西重汽在内的3家下属企业——陕西重汽、重庆红岩、陕西齿轮。作为佐证之一,湘火炬当初曾出面推广ERP系统,但事实上从未统一过。德隆系坍塌之后,重庆随即动用各种力量,回购了湘火炬控制的重庆红岩重型汽车。陕西重汽是否也会如法炮制,脱离湘火炬?“中国500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是省内重点企业,根本不会让外来资本轻易控制。”2005年9月15日,一位知情者透露,陕西方面已经秘密制定反收购策略。
能否树立新的标杆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汽车产业全球化、汽车行业重组、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从陕汽实际情况出发,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联合壮大自己的产业链,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以增强竞争力可以说是一个必要的战略。陕汽通过与康明斯签署合资合同,能否借助其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在业界树立新的标杆?
据陕汽方面介绍,从2002年起,陕汽引进德国MAN公司F2000先进重型卡车技术,抢先开发出德龙F2000。德龙F2000自上市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同,批量出口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实现出口欧洲,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惟一重卡产品。2005年,继175辆德龙出口北非后,又有300辆德龙出口西亚,成为中国重卡出口第一单,全年出口有望超过2000辆。
在未来发展上,陕汽已正式对外发布了“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立足二十年,规划大陕汽,力争10年内将陕汽建成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目前,总投资19.8亿元、占地3400亩的重型汽车新基地,在西安泾渭工业园区的建设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9月16日,在新生产基地,记者看到陕汽生产准备科的员工正在进行设备的调试,预计10月中旬将正式投入生产,解决陕汽产能不足的问题。新基地由重卡厂、发动机厂、车桥厂及研发中心等组成。一期重卡工厂工程投资8亿元,主要生产德龙F2000系列重型卡车。项目建成后,年产重型汽车3万辆,重型车桥5万根,销售收入逾100亿元。二期工程计划2008年竣工,形成年产重型汽车5万辆及各类重型车桥18万根的生产能力。
陕汽重卡新基地的建设,标志着陕汽第三次创业正进入高潮。根据陕汽规划,其第三次创业第一阶段的目标,即2001-2004年实现产值50亿元目标已经实现;第二阶段:建设新基地,2005-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第三阶段:时间约为2010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目前重卡市场自上而下新一轮的洗牌正在逐步开始,面对越来越近的国际化的市场挑战,陕汽面临的考验还有很多。(实习生 倪柏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