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系列报道(一)本报记者 王宇新
编者按:
截至目前,虽然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农业税费全部减免,但仍有农民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打来电话,“今年虽然减了农业税,但农机等费用的大幅攀升,实际上还没有去年的情况好。”今年农民增收的情况如何?本报要闻部五位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选取江苏、安徽、河南、山西和新疆五省(自治区)进行了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今年靠打粮食根本赚不下个钱。”正坐在院子里剥玉米的山西原平市农民郭老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栽种的玉米刚刚够自己吃饭。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给2004年的农民带来了福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2005年的秋天会不会像去年一样实现大丰收?使农民兄弟能够继续去年的增收美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山西原平市相关地区进行了调查。
金秋减收已成事实
金秋送爽,“十一”黄金周,记者在山西的一些乡村,随处可见忙着秋收的农民身影。但现实问题是,今年这里的粮食减收已成事实。
郭老汉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在村子里种了13亩玉米地,每年支种18元/亩,今年肥料50元/亩,浇水15元/亩,耕地18元/亩,雇用播种机播种7元/亩,收割机30元/车。今年亩产大约900斤,如果按照去年玉米的收购价格是0.51元/斤,这样算下来今年才能够收入4233元。
而在2004年,他的净收入为7177.5元,两者落差高达2944.5元。郭老汉介绍,2004年肥料约为40元/亩,浇水为2.5元/亩,而且由于气候好,其中亩产就达1300斤。据悉,郭老汉种的玉米在村子里也算是高产地,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今年仍然减产不少。
原平市的18个乡镇主要以玉米为主要作物,大约有60万亩。而2004年王家庄乡人均收入2488元与原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74元相比,居于原平市的中上水平。
“2004年原平市玉米平均产量为5.6亿斤,而今年估计为3亿,约减产40%左右。”原平市统计局负责人郭鹏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秋天粮食减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附近的农民从根本上还离不开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
原平市农牧局相关人员在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农民在2004年,增产的主要原因归集为“人努力”、“天帮助”、“政策好”。但是在今年,一方面,由于气候干燥,该下雨时不下雨,秋收时节却降雨的因素使得靠天吃饭土地减产;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上涨导致化肥等农业投入要素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农民种地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农民增收寄希望于外出务工
“俺们家今年赚的两个钱都是俺和哥哥外头扯法兰弄的”,刚从外面打工回来的王二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里的活儿不好干,就多出去打打工。”
他表示,自己今年23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靠着自己和哥哥在厂子里扯法兰每月1500元的工资,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去年刚刚盖起了新房,今年11月份,大他两岁的哥哥要娶媳妇。“虽然地里不景气,但估计明年我结婚时家里日子会过得更好”。
“现在赚的两个工钱刚刚够自己生活,比起去年来稍稍好一点。”正在车站等车进城里的23岁的王宇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在太原的发廊工作时,自己每个月才能够拿到300元,今年决定在原平的一家发廊务工,每个月可以多收入100元。
记者在与她的谈天中了解到,她父亲所在的包工队今年的工资也有相应提高,打小工也由去年的25元/小时涨到了今年的35元/小时,现在看来,家里的收入也会相应好一些。
“今年农民的收入情况总体不错”,郭鹏伟表示,虽然农作物是减收了,但一方面,农民自己也在想办法积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就业劳动局等相关机构也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其提高收入。
“就前三个季度来看,今年农村人口转移比去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原平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张炳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农民工情况,市里今年举行了三次针对农民工就业的相关招聘会,提供相应的岗位。他说:“在秋收结束后,还要再办一次这样的就业招聘会。”
原平市劳动就业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市共实现对外劳务输出33234人,相对去年的16020人,同期上涨了107.45%。
“预计今年农民收入(包括外出务工农民)能够达到4000元。”张炳义对农民工增收的前景还是持乐观态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