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和新马6叫板的车站出来--试驾新马自达6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 08:22  《轰》杂志
和新马6叫板的车站出来--试驾新马自达6

新马自达6

  接到一汽马自达的试车通知特别突然,匆忙买了票就飞往了长春。车世界电视这面的兄弟跑过来惊讶地问我:“你要去试5HB吗?”(HB是掀背型)我一脸茫然,因为我的确不知道要试什么车,反正是新的Mazda6就好了,但是我上飞机那一刻背负了很多人对这款车的期望。我的任务是回来报告试车的感受并确定价格。

  下了飞机,我就在抱怨这次的仓促,旁边一位记者提醒我这次试车是在丰田锐志试车刚刚结束的一周进行,我们顿时心领神会,哈哈,德比战,有看头。

  试车是在一汽的试车场进行的,没看到新 Mazda6之前,看到的是丰田PRIUS在高环上试车,心里突然觉得是挺有趣的一种情境。中国的汽车市场更像是下一场围棋,尤其是这几个日本车。

  见到试驾车的时候怔了一下,因为欧版的5HB运动感比图片上要明显很多,尾部的扰流尾翼让人想入非非,从扁平宽胎和两个车轮在车身的位置来看,这就是用来玩的车。于是,这个游戏就玩大了,所有记者都在设定的桩阵上玩起了漂移。在“8”字型的地带环绕时,每个人转向都打到了底,这时,陪驾特自豪地说,“看着没,看着没,DSC起作用了!”的确,在这种以调头的方式滑移的过程中,新Mazda6是故意给你一种赛车手的感觉,但别太骄傲,未必是技术高,底盘能保证拉回来很重要。

  可是,这才是开始,一下车,一汽马自达的几个重要领导过来说,“你开得有点保守呀,入弯的时候就可以加油门,不用等出弯的,再来!”咳,真是做什么车要什么性格,这些领导都有点属于驾驶痴狂型,还特意给我强调技术动作,想起以前某些品牌试车只要轮胎一响领导脸就变色的情形,这记者肯定愿意参加现在这种试车活动。

  在领导们的推动下,又一次以极限的方式开始了试车的路线,这一次用一个马自达最流行的词来说,那就是“人马合一”了。就在此时,我也发现了Mazda6车型弯道中的优势所在,也不完全是底盘稳定系统的帮助,动力的有效发挥也使得离心力大为削减。我在下车的时候和领导们说了一句话:“你们的车主以后要搞驾驶培训,否则优势发挥不出来!”

  在别的记者试车的时候,我才得以来看新Mazda6的变化。原来带扰流尾翼的欧版Mazda6并不完全和新Mazda6一样,虽然内部和底盘是一样的,但是国产的目前不是掀背车,而且手动档要到明年才有,于是我在问产品部的人新Mazda6和以前的Mazda6区别是什么,我拿到一份标准说明资料,嘿嘿,真详细:

  变速箱

  新开发的6速手动变速箱和5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级别感。

  大幅提高车内静音效果

  针对人们反映的Mazda6车内噪音采取的措施

  1. 增强前挡泥板

  2. 新加侧面遮板

  3. 新加外部通道绝热体

  4. 新加前围板罩

  5. 增厚加热器内侧

  6.强化了前围板通道中央隔音材

  7.增强前地板绝热体

  8.改变了前/后排水孔

  9. 在行李箱内侧加装密封件

  10. C柱饰板内侧加厚密封材

  11. 使发动机室与驾驶室内间遮音材性能达到最佳化

  12. 加大前车门密封材

  13. 加大后车门密封材

  14. 加大地板垫的遮音材

  根据一些用户提出要求增加了硬件功能

  氙气前大灯

  前大灯自动开关系统

  雨滴感应式雨刮

  8向电动调节座椅/驾驶席带有记忆功能

  卡式智能钥匙/离车0.8米之外自动感应锁门

  后座安全带警告装置

  内饰

  水压转印技术,银色镶边,黑色木纹饰板。这些使新Mazda6有了视觉的力度。新面板形状、材料和表面处理都有变化,音响面板进行了改变,改为按键式。空调钮做了防滑处理,改善了操作感觉,加了一圈金属感外环。上段表面处理采用了高级的黑色金属感的处理,下段比上段处理的光滑一些。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那个话题,丰田锐志和新M6的性能对决会怎样呢?本来我在完成这篇稿子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丰富的资料来探讨这个对比的内容,只是可惜,版面不够了,因为我这是这期杂志的最后一篇稿子,那么只好下回分解了。这里能给的提示就是锐志在内部的装饰上比较新派,但是这个后轮驱动的车型如果要在驾驶性能上让Mazda6让位,的确有点一厢情愿。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