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木材,可以制成很多的木板,去向却大不相同;有的可以箍桶,有的则可做地板,要是桃木的呢?还可以做成车内饰,在早年间,还可以制成“庭杖”的工具,与人体的某个部位“亲密接触”。
箍桶和“庭杖”,可都是“技术工种”。
经济学上有“箍桶理论”,浅显点说吧,就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好比是箍一个桶,而这只桶的盛水量取决于这只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假如其他板子都很长,偏偏有一块木板短得很,则盛水量至多也不过和这块木板的最高处平齐。
该怎样对待这只有一块“短板”的木桶呢?方法大致有两个:一是加长这块短板,使盛水量更多些,另一个,则是让其他木板向“短板”看齐,哪一个更划算,就是地位卑微如箍桶匠者,也是心知肚明的。
但古人说的“肉食者鄙”一言,未想到于今仍适用。君不见前有“新交法76条”,后有“拥堵费”甚至“增收停车费”的政策、法规已经或正酝酿出台么?这一切分明透露着号令“长板”向“短板”看齐的信息。
道路建设的迟缓、公用设施的缺乏早就是制约汽车业发展的“顽疾”,我本以为汽车行业的发展会逼迫有关部门想出“高招”来,加长那块(或几块)“短板”,谁曾想到他们竟“刀锯齐下”,愣要把“长板”截短呢?
当下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问题的出现固然有汽车猛增的原因,但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等方面的缺乏远见,少有作为更难脱其责,想不出好方法(或根本不去想方法),仅靠“堵”一招来一味限制,于这些部门当然是省事之举,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却是大大的不利。
那些“拉长短板”无力的部门,在向车主们抡起“庭杖之板”时却是相当卖力的,——岂止是肯下力气呢,就是在速度上也颇有些“雷厉风行”的味道,只是这样的办事速度实在是用错了地方,假如他们把这效率与力气用在“拉长短板”上,我们的城市交通状况本该比现在好上许多。
“深圳速度”曾是一个象征着“高速建设”的名词,但愿此次该市政府出台的“大幅提高停车费用”的举措,也能够对“建设”起到相应的作用。
该收笔时,忽然想到深圳市有关部门在这一举措出台前,尚举行了“听证会”,这也算得上“与时俱进”的“好方法”,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深圳市的车主朋友们还算是好福气的,君不见尚有许多城市的车主,按时缴纳着养路费,却不得不每天在因政府部门间“缺乏沟通”而不得不修了挖,挖了修的“拉链马路”上驾车奔波吗?!——至于养路费收取后的去处,似乎少有明细账目公开过,大概全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吧。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孟镝)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