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来了!”这是在刚刚开幕的第六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德国电视一台、二台报道吉利汽车参展消息时采用的标题。毫无疑问,当吉利来到法兰克福面对世界时,注定它就是代表中国。
对于吉利此次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国内一直有一种怀疑和不看好的声音。认为中国汽车还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现在出去为时过早,有的甚至认为,吉利参加世界顶级车展是给中国丢脸。
置身于法兰克福车展,我的强烈感受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汽车的到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我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纷纷来到吉利展台采访,李书福与他的团队应接不暇。媒体日吉利汽车新闻发布会现场,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国龙”跑车展现在各国记者面前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这个场面在与吉利相邻的某国际品牌的新闻发布会上是根本看不到的。非常有意思的是,由国外经销商组织参展的另外两个中国品牌,陆风和中华同被安排在4号馆,与吉利同一个展馆。有国外媒体称:“4号馆刮起了红色的中国旋风。”
中国汽车一定要走出去。这是一个已经不需要讨论的话题。虽然吉利汽车到法兰克福是中国汽车首次参加国际顶级车展,但近几年中国汽车的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像宇通等商用车企业已经在国外市场上具有不小的知名度。不仅如此,像吉利、奇瑞等企业还开始在国外建厂生产。有人说,吉利此次参展是一时冲动,是为了抢头彩。其实,吉利出口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居国内同行前列。
诚然,中国汽车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我不同意技术水平的差距是根本的差距这个说法。常看国际车展,包括本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我们可以发现,国际汽车技术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下,在低端产品领域(中国称经济型车)已难有核心技术可言。这个领域最根本的竞争就在营销和成本。从成本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优势,这个优势将肯定是中国汽车未来冲击国际汽车市场的一大核心竞争元素。德国《汽车时代》就认为,吉利亮相法兰克福“标志着以价格为特征的新一轮竞争的开始”。相对而言,营销的差距则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营销的核心在于品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本来就低,在国际上几乎是空白。就像本次车展上许多外国记者问李书福的同一个问题:“凭什么让欧洲人买你的车?”从这个意义上看,吉利去法兰克福并不算早,更不是冲动。相反,中国应该有更多的汽车企业从现在起就应到国际顶级的车展去。
中国汽车一定能够走出去。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上人们对吉利的热烈反响更加坚定了我们这样的信心。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高茨修克说:“来自中国的同行不能一日之间就在德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内,他们将成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德国著名汽车工业分析家乔根说:“我充分相信中国汽车在未来10年内赢得5%的市场。”我在现场看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以及负责研发的副总裁鲍勃?鲁兹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巨头都来到了吉利的展台。他们对吉利的展车看得非常仔细。我想,他们不是在看产品,而是在看中国汽车还有多少年可以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一位曾经是某德国汽车公司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在现场对我说:“上个世纪,谁看好韩国汽车?今天它已经成为很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公司了。而中国汽车从现在起可能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中国来了”,有人把它解读为“狼来了”。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挑战世界汽车市场的信号。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走在了前面。我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媒体日的第二天,奇瑞汽车公司总经理尹同耀以及他的核心团队出现在了吉利展台,当李书福与尹同耀双手紧握,面对在场的中国记者的镜头时,引来一片叫好声。在我看来,这是两路中国汽车英雄的聚首。我称赞这叫好声,因为这是在为中国汽车喝彩,为中国汽车加油。
吴迎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