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推广“小排量”一年能省多少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10:24  人民网-市场报

  编者按

  有人把小型车称为小康车,因为它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年轻工薪族的全方位需求。小排量、轻车身、低油耗,加上相宜的售价,在普通百姓家庭来看,绝对是时尚又经济的选择。本版推出“小排量”专题,意在提醒读者在关注新车的同时关注能源问题,加入我们的讨论———我们能为创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时,在人们的思维里,汽车与构建和谐还沾不上边;而目前,严重的资源浪费、能源短缺、奢侈性消费以及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法规对弈等现象,已经为高速运转的汽车产业奏响了“不和谐”的音符。作为国家主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业,面临的不仅是调节行业内部的和谐,追求国策法规、企业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的和谐,还需要承担起挽救能源危机、配置资源和谐、建构消费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小车身、低能耗、低污染的小排量,正是在这种责任的压力与义务的权责之下登堂入室,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小排量”的大声疾呼正代表着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汽车行业协会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国民的责任感。

  和谐社会提倡节约

  谈到汽车,总是绕不开能源。我国现在每年有85%的汽油和20%的柴油被汽车消费掉,能源问题必然关乎汽车产业的生存境遇与持续发展潜力。

  中国是一个贫油国,是一个人均占有原油量相当匮乏的国家。可是,我们的汽车业和消费者依然在肆无忌惮地消耗着如此珍贵的能源:大排量、高能耗的国产车款式层出不穷,豪华进口车大摇大摆。

  我们可以算算这笔账:一辆排量1.0升的汽车与1.6升的相比较,假定每月跑2000公里,1.0升比1.6升节油60升左右,一年下来可以节油700多升。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可是千千万万个700升就将凝聚成一股不可抵挡的冲击力——树立节约观念,是解决矛盾、构建和谐的要义,是为汽车行业注入无限生机活力的一剂灵丹妙药。

  实际上,从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直到近几年《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乘用车燃油限值标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有望于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出台的燃油税制、新消费税、购置费,都在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小排量汽车。“小排量”走的是节约型路线,走的是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走的是一条有助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康庄大道。理性在呼吁着小排量的大行其道,同时也团结着更多的人一起迎接小排量春天的到来。

  理性消费需要引导

  长期以来,汽车作为传统奢侈消费品和身份的象征,有着浓厚的官本位特征,造成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摆阔气”、“爱面子”、“显身份”的非理性汽车消费心理。这种非理性消费观念自上而下、从官到民,无论贫穷富贵,可谓概莫能外。

  地方限小政策

  的迟迟不肯松绑,突显的正是某些领导同志们的一种非理性消费观念。因为要市容,所以一刀切,让小排量通通下岗。22个省的84个市纷纷出台此类政策,看样子这观念的影响力还真不小。路上小车不让跑,官员们的位置、衙门的面子也自然不能让小车当道。于是,各大单位竞相购置的都是中型车、豪华车。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存在着这种“大车长气势”的心理,甚至有不少人咬紧牙关也要买辆“好车”潇洒走一回。

  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逐渐形成了一种消费文化。凡事过犹不及,消费更该行之有度。只有逐渐引导社会形成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才能让消费者真正达到内心的和谐,使社会气氛达到一种良性的状态、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和谐。

  精品小车前景广阔

  “百公里耗油更少,一升油能跑更多的里程,这是我们的设计目标;从技术角度上,使我们的燃烧系统更精,我们的发动机油耗更低,让同样排量的汽车逐渐走向高标准,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我们的工程更加系统化……”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荣惠康谈到小排量要走精品化道路时的一席话。的确,构建和谐社会,就汽车业来说,不仅仅是消费和使用环节的问题,还牵扯到生产环节,制造精品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而“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系统严密的科研工程”才可能将这一理想更好、更完美地实现。

  1993年克林顿刚上台时,筹划了一个名为PNGV的计划:预计到2004年,汽车耗油量要下降到当时同等排量汽车耗油量的1/3。这个项目包含有700多个子项目,有38个州的研究院都参与其中,政府每年资助3亿美金,企业研究费用近10亿美元。尽管克林顿卸任时PNGV计划没有完全实现,可布什接过了这杆接力棒,决定继续实现这一理想。

  其实,能源的高效利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汽车行业的开发上,不断地考虑节能,考虑怎样在环保的理念下生产出节能精品,以更少的油行驶更多的里程,不仅是科研人员应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应是全社会人的一个共同目标。(赵冰 马继虹)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