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禁令背后的广东卖油数据:一边缺油一边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10:21  新京报

  从9月1日起,全国将连续4个月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已批准并在海关备案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汽、柴油产品全部留在国内销售,不再出口。

  8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成品油出口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做出了上述规定。

  次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财税[2005]133号”文件(简称“133号文件”)规定,从9月1日起至年底前暂停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石脑油的出口退税。

  “五部委连续发文显然与上半年国内成品油进出口形势有关,文件中关于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和控制成品油出口的目的也很了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郁松认为,文件强调了时间区间“今年年底前”,这意味着文件是一个针对特殊形势的短期性措施。

  需提及的背景是,海关总署7月25日公布的数据称,今年前6个月全国共出口759万吨成品油,同比增幅达48.6%,而同期进口量却下降21.1%.

  “油荒”初显苗头的7月,广东成品油出口24.8万吨,同比激增92.5%.而广东省经贸委的统计称,广东当月成品油消耗量在157万吨左右,月成品油出口量达到月耗油量的15.8%.随后的8月,大规模“油荒”在广东持续半个多月。

  成品油出口激增

  “油荒”的苗头,实际从7月开始暴露。

  据海关总署7月25日公布的数据,前6个月,中国总共出口759万吨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长48.6%,价值3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9%,而同期进口量下降21.1%.

  进口原油7449万吨,增长5.5%,其中7月份当月进口1107万吨,增长15.2%;进口成品油1812万吨,下降20%,其中7月份当月进口242万吨,下降12.8%.

  业内人士介绍,在广东“油荒”出现后,应相关部委的要求,海关总署对全国各口岸关于石油进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新的汇总。其最终数据成为五部委决策的重要依据。

  记者从广东海关获得的《1至7月经广东口岸进出口原油、成品油情况分析》显示,1至7月经广东各口岸出口成品油共计11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9.2%;进口成品油974.3万吨,下降19.1%.

  其中,就在广东“油荒”已经初现端倪的7月份,成品油出口量达到今年以来出口最高峰,共出口24.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达92.5%.

  报告称,今年1月成品油出口增幅高达141.5%.“从各月出口看,成品油出口除2月份外,其他月份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

  事实上,用于出口的还不只是成品油。1至7月经广东口岸出口原油280.7万吨,同比增长19.6%;出口均价324.6美元/吨,同比上涨39.6%.进口原油1389.7万吨,增长11.3%;进口均价331.1美元/吨,涨幅为32.2%.

  在广东口岸出口的成品油中,车用汽油(即90、93、95、97号油)和航空汽油出口41.3万吨,占35.2%;航空煤油出口36.9万吨,占31.4%.

  熟知炼油业的一位人士介绍,在原油提炼过程中,纯度指数最高当属航空煤油,向下依次是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摩托车和拖拉机用油(低于90号)、燃料油(多用于发电厂、一般小型船舶、工厂等)。

  “大买家”香港

  广东海关的统计显示,成品油的进口原产地和出口目的地均较集中。成品油主要出口到香港和越南,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4.5%和33.9%;成品油进口主要来自新加坡和韩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0.4%和20.9%。

  众所周知,香港成品油市场不像内地,其价格参准国际油价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调节,而与其毗邻的深圳施行的却是政府发布的零售中准价,两地价差很大。

  公开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8月,国际油价上涨逾60%,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经过6次调整涨幅仅22.5%.此前有媒体报道,在深圳出现了香港车辆过关来粤加油的现象。

  今年8月“油荒”暴发初期,中石化方面曾表示,“港澳地区的车辆和船舶纷纷到广东加油,形成资源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广东省供应紧张的态势”。

  反对者认为,持内地牌照的港澳车辆十分有限,对整个广东地区油品供应构不成威胁。

  不过,广东海关的数据显示,虽然过关来加油的“散客”不多,但“送油过关”成了广东油源流失的重要渠道之一。

  海关数据显示,成品油出口主要集中在湛江和黄埔口岸,两口岸占出口总量的81.4%.原油出口主要集中在深圳口岸,占出口总量的82.7%.

  越南是排在香港之后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业内专家指出,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价格落差刺激了汽油和柴油走私的态势。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越南和广西之间即存在这样的“地下通道”———即通过出口越南再曲线转至香港。

  在近日举行的“广东油气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曾披露,在广东海关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以低质燃料油为名报关,实际上走私成品油的现象。

  此次五部委发布的《通知》,明确叫停了原油加工贸易和成品油出口。对中石化供应港澳、越南市场的航空煤油,具体数量需经发改委、商务部核定;其加工出的汽、柴油由中石化留在国内市场销售,不再出口。

  申银万国分析师黄美龙表示,目前我国出口成品油中近六成是通过原油加工贸易出口的。现在叫停腾出的产能无疑有利于加强国内成品油的供应。

  不过,如果已批准并在海关备案的汽、柴油出口产品全部留在国内销售,势必引起一些合同纠纷。

  对此《通知》规定,有长期外贸合同业务的企业如西太平洋公司、湛江东兴石油企业公司,由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严控数量后可继续执行合同。在国内需要时,其生产的油品由中石油、中石化回购国内销售。

  税控措施出台背后

  “133号文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自9月1日起暂停4个月车用汽油、航空汽油(税则号为27101110)和石脑油(税则号为27101120)的出口退税(含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

  “133号文件”正文内容仅103字,故并未涉及具体的操作细则。仅规定,具体执行时间按海关在《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广东海关上述人士称,原油全部以一般贸易形式出口,而成品油出口则以来料加工和保税仓库出口为主。

  其中,来料加工式的进出口贸易均不征税。统计显示,1至7月,广东以来料加工方式出口的成品油为85.3万吨,同比增长53.5%.

  如以一般贸易形式出口,则可享受退税。据“133号文件”,叫停前的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可享受出口退税税率达11%.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在一次能源论坛上指出,国内交易和进出口贸易基本上采用单一的现货交割,这将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风险毫无保留地释放到国内。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广东原油出口显现出随着国际油价波动的迹象。据海关统计,1至7月经广东口岸出口原油280.7万吨,同比增长19.6%;价值9.1亿美元,增长67.0%;出口价格324.6美元/吨,上涨39.6%;进口原油1389.7万吨,增长11.3%;价值46.0亿美元,增长47.1%;进口均价331.1美元/吨,上涨32.2%.

  与此相关的另一组数据是,今年2月和5月广东海关无原油出口记录,4月份原油出口突然增到100万吨,比上月增长11.4倍,当月原油进口下降达22.1%.而相对的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为292.35美元/吨,较上月涨30.7%。两者存在的价差为原油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出口增幅拉大,进口增幅减小,背后显然是高油价的驱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郁松指出。

  另据广东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该省通过保税仓出境的成品油28.9万吨,增长34.8%,占24.6%,主要供应给外国籍船舶、飞机。

  据国际通行保税制度,进境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存储期内可暂时免纳进口税款;从保税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包括石油),则免领出口许可证,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换而言之,曾有近30万吨的成品油储存在保税区内,却与广东擦肩而过,转而出口。来自广东省经贸委的统计显示,广东1至7月平均每月消耗成品油157万吨。

  广东的政策期待

  “油价和石油储备等问题可以借着油荒的机会促进一下。”8月26日,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一位人士在“广东油气发展高峰论坛”上说。

  这次论坛较为神秘,主办单位广东省石油学会更希望其仅是内部交流会,所以并未约请媒体到场。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广东方面的高层都悉数出席。而推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和促进广东加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成为论坛的重要议题。

  “广东的石油供应体系很脆弱。”广东省石油学会秘书长温镇杰告诉记者。

  来自广东省经贸委的数据称,今年1至7月,广东成品油消耗1100万吨,本省不自产原油,其2/3油品依赖于省外调入。

  今年8月,由于受台风影响,外省调运受阻,部分炼油厂停工也导致其余1/3的供量未能保证,加之当地石油巨头大量出口,广东不可避免地陷入弹尽粮绝之境地。

  “我们也希望提高库存,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但近来中石化为了控制资金占用成本,不允许这样做。”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一位人士说。

  温镇杰认为,此次油荒证明了广东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而广东省政府已于近期拟定了一个申请报告,力图加入第二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名单。

  广东省经贸委新闻办一位负责人证实,此报告由省经贸委制定并已呈交省政府,正在报请阶段。

  “卖油者”说

  8月19日,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李扬通过媒体声明,广东等地成品油供应偏紧是自然灾害、国际油价上扬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8月16日开始,中石油、中石化向广东市场的日投放量达到8万至9万吨,大大超过广东不足6万吨的日用油量。

  不过,此后关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以缺油为名“逼宫发改委”的说法仍然存在。

  “企业要盈利。”中石油发言人表示,大规模的油品供应紧张,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给炼油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导致原油进口出现缺口。

  中石化、中石油占了广东成品油市场85%以上的份额,而中石化一家独占该省年销售量的60%左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广东大量原油加工贸易和成品油出口基本出自两者之手。

  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表示,近两年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品油价格调控政策,导致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国内炼油行业出现全面亏损。

  据国家统计局颂的数据,石油加工业全行业1至6月净亏损41.9亿元,全国的汽油产量自6月份以来开始下降,7月份的产量由于炼厂开工率下降再次剧减。

  而就在广东油品最为紧张的8月13日,由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集的政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石油中石化方面反复呼吁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正是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

  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专家表示,国家扶持四大石油巨头拥有完整产业链,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内部消化部分环节的亏损,保障油品的正常供应。但片面贪图盈利有辱使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郁松则称,此次五部委发布的文件,表现出在石油业,国家正努力将市场作用与政府调节、监管的职能有效结合起来,更进一步促进长效机制的健全,保障油品长期稳定的供应。

 

  本报记者 高泽阳 北京报道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油品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