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夹缝中谋求生存 吉利要玩自主研发新花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李书福一向喜欢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合作开发轿车项目”的新闻发布会,就今年6月21日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进行了详细说明——双方将在香港合作研发、生产一款新型轿车。

  李书福称“这是中国汽车自主研发一种完全创新的模式”。吉利的这种“创新模式”新在何处?中国汽车自主研发走这样一条路能否行得通?

  吉利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据了解,这款“神秘”新型轿车是排量为3.0的“中高级轿车”,据称通过联合开发,还“将同步带动有关零部件项目开发项目”。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兼立法会议员梁君彦曾表示“这个项目正好为香港业界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参与新款汽车的完整开发过程。”

  李书福就此表示,“这将有利于吉利进一步进军国际汽车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对带动中国、香港、浙江省汽车零部件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国汽车制造工业、中国汽车正式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选择香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作为汽车生产基地,似乎可能性不大。于是有记者提出了质疑。

  李书福对这样的认识表示有些不满,他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你们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白我们想干什么”。

  他解释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与跨国公司合作了20多年,但合资企业从来没有开发出过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汽车企业的老总们只是满足于完成生产任务,拿到销售数字,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吉利要干的是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的国产汽车。在这一点上,“8年来,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经济型轿车研发的全部流程和技术”,现在若让吉利研发七八万元的车已经“几乎没有问题了”,而且“几乎全部是吉利自己的研发人员”完成。“但我们对高档车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寻找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合作伙伴,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这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恰恰是新闻稿中的那一句话“此次合作充分利用、发挥了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政策,在市场竞争上具有很大的优势……香港在国际地位、资本、技术、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此,李书福也直言不讳。

  他认为,目前国内生产的一些中高档轿车,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进口来的,特别是一些自称国产化率达百分之五六十的车,根本就到不了那种水平。加上最近产业政策又规定了对于“整车特征”的认定,这就使那些中高档车生产商的日子更难过,“这也是高档轿车价格难以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香港就不一样了,那里在关税、出口等方面都有一些内地所不具备的优势,“我们可以在那里进口一些关键零部件进行整车组装,然后再出口到海外市场去”。

  谈到这里,记者们才算明白了吉利的真正意图——既可以利用香港的关税条件,也可以避免产业政策的整车特征了。这大概就是李书福的“高明”之处,也可以解释吉利为什么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夹缝中能够艰难生存下来。

  这条路能否行得通

  中华轿车也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但与吉利不同的是,中华走的是“委托开发”之路,而吉利走的是“合作研发”。中华轿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后续产品,而吉利已经有了不少现成的产品。而且在此之前,吉利刚与马来西亚IGC公司签定了合作建厂的项目,在国际化战略上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这可能预示着吉利的自主研发能力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开始化蛹成蝶,发展到了一个全新成熟化阶段,代表了民族汽车品牌的最终发展方向——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李书福也透露,年底吉利推出的几款新车“你们想象不到它们有多先进,而且绝不会再有人对它们指手划脚。”

  尽管目前关于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严谨的定义,但其中无疑包含着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但是,如果这种朴素的感情经某种理论催化后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浮躁时,就是另一回事了。

  几年前曾有专家、学者激情论证了电动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景:“我国电动汽车研制开发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动汽车3至5年内进入中国百姓家庭”。在几乎没有不同声音的情况下,国家“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随之启动——国家投资8.8亿元,加上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合资总共约24亿元,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自主研发。但几年过去之后,原国家电动汽车试验基地下马,无数国产纯电动汽车、电池燃料汽车下线的消息在一次性地见报之后便销声匿迹,多少曾经争先恐后上马电动车研究项目并雄心勃勃誓言将其“进行到底”的国内企业也忙着抽身而退。

  记得曾与位一位新闻同行争论过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的话题,他当时表示“一直想找一个可以为之鼓与呼的自主品牌,但可惜一直找不到”。品牌肯定不是“鼓”和“呼”出来的,技术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学到手的。竺延风曾说过“要耐得住寂寞20年”,这话曾遭到不少人的批判。但汽车研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汽车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也不应被“鼓”与“呼”引入歧路。

  本报记者 董小荣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