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克斯事件的启示:退市善后模式如何建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1:36  东方早报

  奥克斯汽车退市事件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但是由此事件所引发的包括售后服务以及车市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还在继续。在中国车市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品牌竞争力差或者质量出现问题的车型必然会面临退市的残酷现实。相比在北美或者欧洲等成熟汽车市场上,退市汽车品牌所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模式,国内汽车品牌的退市之路还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而作为一名有远见的消费者,购车时应谨慎选择合适的汽车品牌,应尽量选择有持续发展实力、保有量高的汽车品牌,而不应贪图一时的便宜去购买那些“昙花一现”的边缘化车型。

  奥克斯事件的启示

  金杯通用于2004年全面停产,成为国内汽车生产厂家退市的“先行者”。而幸好因为有上海通用这个强大的后盾,使其退市车型的售后服务得到充分的保证。

  但是购买奥克斯的消费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奥克斯汽车退市后,将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等一系列难题留给了消费者。从5月9日开始,各地的奥克斯车主率先向消协集体投诉,开始了他们的维权之路。而经销商也颇感委屈,厂家撂下了烂摊子,他们本来就蒙受损失,又哪有实力去承担售后服务的重担?

  从业内称为“中国汽车企业退市善后第一案”的“奥克斯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品牌的选择对于经销商和消费者都事关重大,经销商应代理那些可以给他们带来长期稳定收益的品牌,而消费者则应该选择那些车坛的“常青树”,就像老三样一样,十几年不倒。好的汽车品牌市场保有量大,生命周期长,改款车型层出不穷,维修服务既方便又便宜。消费者买车时就应该首先考虑选择这样的品牌。

  国内外“退市事件”的处理模式

  当一个品牌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时,企业就有必要考虑品牌的出路,而不是当品牌已经衰退或几近奄奄一息之时。这样,企业在市场方面就可以事先作出良性的衔接与过渡。因此,汽车品牌平稳退市一定要有一套操作流程。

  从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类似奥克斯的退市事件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也不乏正面案例。比如六年之前的广州标致正式退出之后,对于当时市场上的10多万辆标致505汽车,广州标致表示将联合当时的标致进口车经销商网络进行售后服务和维修。同样,去年正式宣布停产的金杯通用生产的SUV开拓者也采取了标致的模式,不同之处是上海通用和通用中国的经销商联手处理目前市面上的开拓者。

  目前在美国攻读汽车工程博士学位的葛先生向记者表示,在美国市场上有一套完整的解决退市车型的模式。公司一般会提前研究品牌退市的“过渡”措施,提前做好市场、服务等“交接”,提前寻找可以替代的产品品牌,以不流失忠诚顾客。即使品牌退出市场,产品在市场依旧会有一定存量,还需要必要的销售服务。而且,对于彻底离开汽车制造业的一些品牌,一般会通过并购模式找到后续厂家来延续对停产车型和品牌的售后服务。

  此外,国外大厂还非常重视妥善处理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2000年,美国通用公司公开宣布未来几年奥兹莫比尔将逐渐被淘汰,退出市场。美国通用在处理奥兹莫比尔经销商利益损失问题上,根据建筑投资情况对品牌特许经销商予以补偿;如果是与其他品牌混合经营,也要根据经销商保留奥兹莫比尔的营业面积给予适当补偿。这样做,就不会把品牌“死亡危机”过渡到通用公司的其他品牌上,使经销商对其他品牌经销继续保持信心。

  谁将步奥克斯后尘?

  由于竞争激烈,2004年以来已经有许多车型退出市场,如东风悦达起亚的普莱达、夏利2000、雅酷1.3L等多款车型,但是与奥克斯的全线退出不同,这些停产或者退出的车型由于母公司仍然从事汽车制造业,可以保证已经售出产品的售后服务等诸多事宜。

  然而,无人接盘的“门外汉”彻底退出后,该如何保护消费群体的利益?对此,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处长李振成曾提出,作为高附加值的汽车行业,每年应按产值比例上交一定的风险保证金,以保证其破产或退市后,消费者依然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的汽车政策法规对此缺乏详细、到位的阐述。据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处长毕玉安透露,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早日享受到其合法权益,国家质监总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家用汽车“三包”规定,争取在2006年前出台相关新规定。

  类似奥克斯这样的造车英豪还有层出不穷,而无论是何种模式的退市,国内消费者面临的购买风险已经凸现,面对可能出现的退市后遗症,车主们准备好了吗?早报记者 卫金桥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