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继光发自吉隆坡
中国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相继进入马来西亚市场,而把它们引入马来西亚的幕后人是马来西亚著名华裔实业家、上市公司米斯亚(BSA)董事会主席、IGC集团执行主席苏锦鸿博士。
6月20日傍晚,在吉隆坡CrownPlaza一家幽雅的咖啡厅里面,苏锦鸿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谈起中国汽车,从他话语中流露出的那种兴奋劲儿,让记者感觉不是在访谈一位上市公司主席,倒是像与一位朋友在聊天。
对中国汽车充满信心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选择与中国汽车制造厂商合作?
苏锦鸿:大约3年前,随着我在马来西亚的事业不断发展,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我每年多次往返中国,中国目前的发展使我想起了30年前日本的崛起。30年前,日本把它们的汽车销售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好卖,但后来它们成功了。
当我开始决定做中国汽车的时候,很多行内的朋友反对,说我“crazy”,他们认为销售中国的汽车只会赔钱。但我的心态是中国肯定会进步,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历史要比马来西亚早很多年。马来西亚的汽车业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中国的汽车业开始于1954年与德国奥迪的合作,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拥有大量的汽车人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财经日报》:那又为什么选择与吉利合作呢?
苏锦鸿:第一,吉利是民营企业,自由度高,机制灵活,汽车的款式和研发都很快,而且企业领导人李书福很有远见,有雄心。第二,吉利是自主品牌,自主研发、零配件便宜、成本低。第三,我们有共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就是把中国汽车做好做大。
《第一财经日报》:对吉利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的未来发展有没有什么担心的?
苏锦鸿:基本上没有什么担心的,我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最多第一年不赚钱。刚开始是比较苦,不苦也轮不到我们。10多年前,我开始做汽车轮毂生意的时候就是如此,一步一步走出来,现在我们的轮毂已经行销77个国家。同样,我要让中国汽车征服东南亚市场。
吉利最大的弱势是品牌
《第一财经日报》: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除了有欧美、韩日等国的品牌,还有当地的国产品牌,那么与它们相比,您认为吉利汽车有哪些优势和弱势呢?
苏锦鸿:吉利汽车最主要的优势是物美价廉、省油、外形漂亮。价格与同类型的车相比,便宜15%~20%,而且零配件相当便宜。吉利最大的弱势就是品牌。吉利靠“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很快在国内市场立足,但这既是优势又是它的弱势,因为国外的人看来,吉利这样造的车很差。不过李书福很聪明,有心进步而且有行动。他明白要造好的车,要合作,而且已经与韩国等国合作提高了技术,改进了质量。当然吉利的零部件品质监管系统还有些弱。我们在这方面有与三菱、丰田和德国汽车商合作的丰富经验,所以我们有能力帮助吉利改进零部件品质监管系统。相信在三年内,吉利在这方面能达到韩日汽车的水平。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在品牌推广、零部件供应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准备为吉利汽车做哪些工作?
苏锦鸿: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变中国产品质量差的印象需要时间。我们将向顾客提供两年的免费维修保证,另外将提供充足和最低价格的零部件。售后服务非常重要,我将从现有遍布全国的400多家维修店中精选出100家,并提供针对吉利汽车的专业培训。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将和吉利在马来西亚彭亨州的关丹投资设厂,为什么选择在关丹?当地政府提供了哪些优惠政策?
苏锦鸿:我们和吉利的合作一是散装进口(CKD),CKD车型将会是CK-1(自由舰)、FC-1和LG-1,其中FC-1和LG-1是吉利新研发的车型;二是整车进口(CBU),CBU将主要是豪情和美日,分别是豪情203A、豪情300、美日203、豪情SRV和吉利皮卡;再就是投资设立工厂。投资设厂中具体的股份分配的细节还在商谈,我们前期打算投资2亿马币。吉利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来加入,具体的细节还在谈,比如每款车型以2000万美元入股。
我们已经在关丹的Gebeng圈了大约80公顷的土地,具体的价格还在与当地政府商谈,应该会提供比较优惠的价格。之所以选择在关丹,因为它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接近关丹港口,可以节省不少的运输成本。在此设厂,当地政府还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进口关税全免,头5年免70%的企业税。计划明年3月投产,在起始阶段,我们将雇用500名员工,年装配3万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