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有关松辽汽车重组的消息一直在沈阳当地流传。
1996年上市的松辽汽车,至今已经历了两次资产重组。最近的一次是在2002年,当时香港天宝集团通过上海中顺汽车产业集团间接控制了松辽汽车的第一大股东沈阳松辽集团,香港富豪周天宝成为松辽汽车的终极控制人。
2003年,在上海中顺操刀之下,松辽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和产业整合,但现在看来,一切均收效甚微,继2003年艰难保牌后,2004年中期,松辽将再度陷入亏损泥潭。7月28日,松辽汽车的一则公告亦称:“为改变公司单一的主营业务,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本公司确有进行资产重组的意向。”
事实上,本报得到的消息表明,早在2003年,面对上海中顺的“不作为”,沈阳市政府开始为松辽汽车寻找下家,在牵手东风汽车未果以后,沈阳本地的一家企业已经纳入视线,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联姻东风汽车未果
当地人士透露,虽然松辽汽车自上市后一波三折,命运多舛,但却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上海中顺能够顺利入主,亦得益于政府的牵线搭桥。
2003年7月,松辽汽车随即进行了资产重组,公司以部分资产并配比一定额度负债后的净额2500万元参与沈阳中顺汽车的增资扩股,占其变更后注册资本的20%。沈阳中顺为上海中顺在沈阳的汽车生产企业,具有年产6万辆汽车整车的生产能力,其生产的轻型客车已经投放市场。
当地人士认为,正是此次资产重组导致了沈阳当地政府的再度介入。主要原因一是在此次资产重组后,松辽汽车已经不再具有整车生产能力,主要业务变更为沈阳中顺提供配套服务以及资产租赁收益,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空间不大。
其二是在资产重组中,松辽汽车将在原国家经贸委备案的汽车生产权生产者名称更名为中顺汽车,并归沈阳中顺所有,松辽汽车由此丧失了整车生产的资格。
“重组后业绩不见起色,是当地政府决心再度重组松辽的直接原因。”这位人士说道。2003年底,松辽汽车主业业务收入仅为1571万元,主营业务亏损达到了5600万元,2004年上半年,公司也已经发布了亏损预警。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指出,鉴于上述情况,在上海中顺的资产重组工作完成不久,沈阳市当地政府即着手为松辽汽车寻找再度重组的对象,并拟订了相关方案。
金融办的一位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当时谈判的对象为东风汽车,开始时间大概在2003年8月左右,几经周折,谈判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但政府方面却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汽车产业为沈阳市第一支柱产业,选择东风汽车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既然松辽已经不再生产整车,把这个壳让出来有什么不可呢?”金融办这位人士说道。
据悉,当时东风汽车董事长苗圩数度莅临沈阳,与当地政府磋商有关事宜,双方的框架性协议也在不久之后草签。
按照这个框架协议,东风汽车借壳松辽汽车后,将把部分整车资产装入,但一个前提条件是,2003年松辽汽车要保牌成功。此前,松辽汽车2001年亏损6200万元,2002年亏损17000万元,如果2003年继续亏损,公司将面临退市的命运。
当地政府接受了这个条件。随后,2003年底,沈阳市苏家屯区财政局将1亿元现金打入松辽汽车的账上,作为对该公司的财政补贴。而这1亿元作为非正常性收益,使得松辽汽车当年扭亏为赢,实现净利润560万元,保牌宣告成功。
这1亿元即为上述金融办人士所称的“一定的代价”。之所以称为代价,因为与东风汽车最终未能结缘,而1亿元到了松辽的账上,就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据悉,在松辽汽车保牌成功后,2004年初,东风汽车告知沈阳当地政府,该公司拟将先前收购的辽宁朝阳柴油机厂注入松辽汽车,而先前双方商定的整车资产却不再提起。
在此情况下,双方协议随即无果而终,“可能是谈判受阻”,金融办人士说道。8月9日,本报记者联系到东风汽车汉口总部,但相关人士表示对此事不便发表意见。
沈鼓集团接手?
1亿元的投入,当地政府欲罢不能,在稍作停顿之后,选秀工作又重新开始。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几经筛选后,沈阳本地一家企业———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沈鼓集团)走进了有关部门的视野。
据悉,沈阳当地政府聘请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作为此次重组工作的财务顾问,多个相关方案已经报送有关部门。
沈鼓集团创建于1934年,是目前国内风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是沈阳市的赢利大户之一。目前沈鼓集团在国内大风机市场的占有率为50%左右,2002年,沈鼓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2003年,沈鼓集团销售收入为8.9亿元,2004年预计15亿元左右。
8月9日,沈鼓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苏永强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他在电话中表示,关于松辽汽车的资产重组,他也只是听说,但目前他本人没有接到有关方面通知,所以对此事不便发表看法。
他表示,沈鼓集团此前没有单独上市的计划,也没有聘请相关中介机构进行改制和辅导。
而对于是否会介入松辽汽车的重组工作,苏永强认为,那是政府方面的事情,与企业经营和他本人均无关。
而上述金融办人士认为,现在还无法断定松辽汽车的重组动向,因为这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他接着强调:“虽然是企业行为,但政府在这里也有个配合的问题。”
松辽汽车方面对于上述事宜亦出言谨慎。公司董事会秘书孙华东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所有事项均已在相关公告中作了详尽的披露,目前并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一个可供参考的信息是,8月1日,松辽汽车发布公告称,吴金坤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由刘兴堂先生接任公司董事长职务。资料显示,吴金坤代表上海中顺担任松辽汽车董事长职务,任期为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此时离其卸任时间尚有5个月时间。
资料显示,新任董事长刘兴堂曾任沈阳轿车厂会计,沈阳金杯公司财务处长、副总会计师等职务,同时有着沈阳市政府产业办公室副主任的政府官员任职经历。刘兴堂的强势入主,被当地人士认为是沈阳市政府全面介入松辽汽车资产重组的一个明显信号。
1亿财政补贴落到实处?
松辽汽车自1996年上市后,几度因重组而生,又因重组而死,而此次又再度面临一个生死的关头。
有分析人士认为,沈阳当地已经两年没有新股发行,市属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丧失了再融资资格,而ST松辽几经起伏后,其壳再度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应在情理之中。
对于松辽汽车而言,总股本仅2.2亿元左右,总资产亦不到5亿元,在剥离不良资产之后,起死回生其实并不是难事。
而沈鼓集团如果能够顺利进驻,则一方面可以藉此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以其每年10亿多元的业务收入,也将为未来的松辽汽车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该人士认为,香港天宝集团2002年之所以假道上海中顺进入松辽汽车,其中主要原因乃是看重松辽汽车的整车生产资格,而2003年重组时,松辽汽车已经将在原国家经贸委备案的汽车生产权生产者名称更名为中顺汽车,其目的已经达到,如果后来者对此不再有要求的话,则中顺退出不存在障碍。
“中顺拿到整车生产资格后,如果退出的话,要价也不会太高。”这位人士总结道。这位人士还总结认为,对于沈阳当地政府而言,亦可以长舒一口气。不仅可以把一家明星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同时困扰多年的松辽汽车问题得以最终解决,而最为关键的是,2003年空降到松辽汽车的1亿元财政资金终于有了个说法。(本报记者 朱江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