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从2001年到200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4年的中国车市开始放慢了脚步。
上周记者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采访了几位专卖店的销售经理。有趣的是,同在亚市,他们对于汽车市场走势看法也不一样。
王经理在汽车销售这行已经干了五六年时间。“2002年和2003年被称为车市井喷的时期,其实从2001年11月就开始了,在11月以前的销量也很不错。原因么,我个人觉得是入世前后的持币待购积攒了很大的购买力,与汽车信贷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2003年主要是降价在起作用。”
“经过两年多的爆发式增长,现在该买车的也都已经买了。当时没买的,一两年内经济状况能有显著提高的是少数。买了车开一两年就换的情况也不多。”王经理认为,随着基数的增大,以后汽车销量可能会上升,但增长率会有所下降。
张经理则是“持币待购论”的支持者。“新车型越来越多,一个价格区间内往往有好几款车,性能又是各有所长。由于降价频频,很多购车的消费者没有建立起品牌忠诚度,而是‘降价忠诚度’,哪款车降得狠就买哪款。这也是汽车高利润的后遗症。现在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消费者也不会轻易掏腰包。”
其实不管车市怎么冷清,购车人越来越理智倒是真的。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以前一辆车价格优惠5000元的时候,能卖出一万二的装饰;现在把送装饰作为优惠条件了,可消费者马上就问“能不能折现”。
商报记者 邓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