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国内两大民族品牌———华晨金杯和奇瑞联合投资组建零部件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采购。消息传出,媒体哗然。毕竟民族品牌之间能否展开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影响民族品牌的发展前景,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民族品牌之间的合作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记者打电话至华晨金杯,证实了这则消息。据介绍,两家公司刚刚组建了上海科威汽车零部件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营业务初步定为两家公司汽车零部件的联合采购。华晨方面表示,双方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联合采购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竞争力。
两种态度和两种解释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提高竞争力,被不少人士认为是民族汽车品牌抵御洋品牌的出路所在。然而,尽管如此,民族品牌之间的合作一直以来还只是处于一种务虚的状态,致力于发展自主民族品牌的企业已经普遍表示了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产业联盟的宏大愿望,但是真正的合作却始终未见动静。因此,在目前的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下,此次华晨金杯与奇瑞之间的合作,被部分业内人士非常看重,认为在业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民族品牌之间的合作取得了近乎于零的突破。
然而,也有观察人士称,此次两家公司看似简单明了的合作实际上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他们认为,表面上看来,两家公司合作的背景似乎比较简单。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汽车行业逐步陷入困境,市场冷淡,库存增加,供大于求,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和激烈,降价成了救市的不二法门,而一直以来走得都比较艰难的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就更加灾难深重。故而,基于成本的考虑,华晨金杯与奇瑞有必要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因而携手共进似乎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如果沿着这些观察人士的思路下行,深入挖掘华晨金杯与奇瑞的合作背景,不难发现,去年年底业内掀起的两个不大不小的风波似乎与两家公司此次的合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奇瑞由于产品与某些国际品牌产品“雷同”,从而惹怒了母公司上汽的两大外资合作伙伴—————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考虑到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对于上汽的巨大影响,关于奇瑞与上汽分手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如果说因为第一个风波,没有了上汽的支持,奇瑞可以乐观地看做是“失去的只是枷锁,而得到的是整个世界”,那么第二个风波的发生却是扼住了奇瑞发展的咽喉。其二是由此而引发的奇瑞可能被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封杀的风波。基于这些联想,如果情况属实,毫无疑问,作为国内首家零部件采购合资企业投资方的奇瑞,此举应对的不仅仅是成本的考虑,而更有了一种借力华晨金杯寻找新的零部件供给方式的意味。
同样,华晨金杯也面临着产品老化和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困难,与国内汽车行业最不“安分”的奇瑞合作,无论是零部件层面,还是整车层面乃至两家企业之间,无疑将给自己注入一些“斗争”的活力。作如是观,似乎二者之间的合作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华晨、奇瑞合作的象征意义
以上是业界对于华晨金杯与奇瑞合资的两种态度和两种解释,针对这些评论,记者电话采访了有关企业和部分业内专家。
长安方面认为,类似于华晨金杯与奇瑞之间的合作将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新的产业政策的出台,汽车企业寻找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是必然的,这应该是双方共同的需要。同时,他们也表示,目前自己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筹划。但是,尽管如此,谈到华晨金杯与奇瑞的合作前景,长安方面表示,两家公司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具有比较好的合作基础,不过未来的合作前景依然难以预料。
吉利则对此事表示了默然的态度。
而来源于合资双方的态度,也不禁让人对这个事件保持“审慎”态度。据《京华时报》报道,华晨金杯方称“华晨金杯与奇瑞汽车任何层面的合作都有可能”,联合成立零部件企业只是尝试,“其他层面的合作还没有具体行动”。奇瑞汽车销售总经理金弋波则表示:“其他层面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探讨中。而且,新成立的公司将负责零部件的联合采购,并不进行任何零部件的生产。”如此,结合合资双方数月来的低调态度、投资金额和目前双方产品的差异性,似乎双方对于此次合作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执行时间表,双方更加看重的是合作的形式及其带来的多种可能。
就整个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而言,无论华晨金杯与奇瑞合资是为了什么,他们的一切作为都只是一种具有参考意义的形式,而且其最终参考意义究竟能有多大,也还无法确定。不过,就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而言,这毕竟为较之中外合作沉闷许多的国内企业合作,贡献了一个可资讨论的案例。为此,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够真正改变国内企业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中没有作为和少有作为的局面,在合作中有所作为。 陶晓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