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雨天开车悠着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0:31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盲目自信使高档车莽撞涉水

  7月11日,记者在一家丰田特约维修站看到,大雨之后来维修的6辆车都是佳美、凌志等高档轿车,其中一辆车的缸体已经受损,大概会花掉几万元的维修费。但是,经过一个上午的等待,记者却没有等到一辆因为过水而受损的威驰、特锐。

  这家丰田维修站的技术总监告诉记者,发动机进水和司机的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通常,驾驶高档车的司机会比较自信,认为高档车涉水肯定不会有问题,就加速莽撞过水,导致发动机进水。

  另据大陆救援7月10日的工作统计,由于大雨导致车辆故障的救援数量超过200次。大陆救援A队队长梅军表示,其中有10多辆奔驰、宝马、凌志等品牌的高档车。

  在一汽大众的一家维修站,记者看到了一辆捷达因为进水送来维修。服务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车子在进水后又行驶了一段距离,造成气门挺杆发生弯曲变形。另外,活塞曲柄也发生少量变形,维修费用大概需要1万元左右。水的可压缩性很差,水进入气缸后,活塞压缩不了水,导致气门、活塞连杆、曲柄运转时受力过大。如果转速偏高,很容易造成损伤,严重的还会损害缸体。

  -过水注意低转速、大油门、不换挡

  大陆救援的梅军介绍说,除了高档车外,发生涉水事故的车辆多集中在夏利、普桑、桑塔纳2000、捷达等车型。也有一些新车,因为新司机不了解雨天行车安全常识导致熄火,并造成发动机损伤。如果在车子涉水过程中司机感觉动力不足,可以快速地踩下离合器,猛轰几脚油门,再立即抬起离合器。这样做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以保持排气管中始终有压力气体,防止水倒灌入排气管,造成熄火。

  方庄丰田的技术总监崔小刚表示,在过水时,手动挡车尽量不要换挡。因为换挡时,很多司机会抬起油门踏板,发动机会产生一个从大功率到小功率的间歇,这会造成排气管的压力下降,水被压入排气管而导致熄火。

  据了解,最好的过水方式是在进入水坑前挂入低挡位;过水时,深踩油门,保持恒定速度驶过水区,中途切忌换挡。崔小刚解释说,低转速大油门时,发动机的进、排气门之间有较大的重叠间隙,即使有少量的水也可以通过间隙排走,更加安全。

  -捷达涉水深度不超过保险杠

  进气口进水是造成发动机进水的重要原因,即雨水通过进气口、空滤处进入发动机。由于发动机在运转时有吸气过程,如果进气口处有水的话,水肯定会被吸进发动机。

   “很多出现气门顶的车都是在进水后继续行驶造成的。”一汽大众博瑞祥恒站的技术总监陈茁表示,“如果水位线超过前保险杠,行车时就应该保持警惕;如果水位超过发动机舱盖,建议不要再继续行驶;高速通过水沟、水坑时,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更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

  据了解,丰田车系中佳美的进气口相对略低,大概只有40厘米左右,皇冠车进气口高度约为60厘米。捷达车的空滤就在前大灯后面,如果水超过保险杠,就有可能造成空滤进水。

  -临时加装尾气喉管意义不大

  有车主建议雨天时加装排气管喉管,意在提高排气管的高度,防止雨水倒吸。对于这种提法,专业的维修人员没有表示赞同。

  一汽大众维修站的陈茁介绍说,根据经验,雨天行车故障中,由于排气管进水导致熄火的很少,大多数都是进气口进水造成的。只要过水时保持一定转速,维持排气管中有一定的气体压力,即使熄火,也不会造成机械损害。所以加装尾气喉管的意义不大。车子的极限涉水深度应该是进气口的高度,喉管再高也没有意义。

  另外,一些车的分电器在过水时容易进水,导致短路。这种车的分电器一般都在发动机附近,分电器的警戒高度与发动机相若。车子的前风挡下有一道防水槽,如果排水不畅的话,可能造成大量雨水积存,积存的雨水容易倒溢进入发动机舱,导致发动机进水或者短路。

  根据维修站的经验,发动机舱进水一般都是从底盘向上渗进去的。司机可以考虑加装底护板。底护板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可以防水、防尘,还可以防止拖底。捷达加装底护板的费用大概在1000元左右。

  -雨水会导致刹车制动距离加长

  “车子在长期行驶后,轮胎花纹磨损,在雨天行驶时容易造成跑偏。”陈茁分析说,“平胎或者没有花纹的轮胎,在积水路面行驶时,在轮胎和路面间会形成一层水膜。水膜的存在会降低车子的操控性。这种现象称之为‘水膜平滑’。水膜会加长车子的制动距离。但是,由于雨水降低了制动蹄片的工作温度,还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综合考虑,雨天对于制动的影响还是弊大于利。”

  除了水膜的影响外,两侧轮胎所在路面的附着力不同也会对制动造成影响。比如,汽车的一侧车轮处在水中,另一侧车轮处于湿滑路面。这时制动,会因为路面附着力不同而出现跑偏的现象。ESP系统则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张曙曦)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驾驶技巧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