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希望笔者评估车辆价值,但结果似乎并不令他们满意,特别是使用1-3年的“准新车”,究其原因,还是新车不断降价所致。新车的频繁降价,给旧车交易带来两个恶果,一是卖车时的价格太没谱儿,二是买到手里的车因为降价经常砸到手里,甚至有从事旧车生意的公司直喊,新车再频繁降价旧车市场只有关张了。
旧车收购价太难预料
首先,降价必然给卖车人带来损失。下面就给大家算一笔账,例如2003年花10万元买车,同型号车在2004年降到8万元,车还没卖,车主先赔了2万元;之后卖车时,收购价格就要按照8万元来折旧,按使用一年计算,大约损失1.2万-1.5万元,这是正常的折旧损失,但加上之前赔的2万元,车主最多损失了3.5万元。而其中,卖车前赔的2万元只能归咎于新车降价导致,这种无形的损失显然让众多车主“很受伤”。
笔者接触了捷达GIX的车主李先生,他在2002年购车时价格13.65万元,车子用了两年,他预计卖车损失为3.5万元左右,卖车的心理价位定为10万元。可是当笔者为他评估的收购价为8.8万元时,他大为吃惊地说:“当初都办齐了要15万元,刚两年就赔了6万多元,现在收购价为什么这么低呀?”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新车不断降价让李先生对收购价难以准确把握。在2004年初,捷达GIX降到11.6万元,两年的降幅为2万多元,这个损失被李先生忽视了。从旧车商家的角度讲,如果10万元收购该车,转卖价格就会非常接近新车价,在新旧车价格如此接近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旧车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旧车商家不会做这种高风险投资的。
类似李先生这种情况的还很普遍。据统计,今年以来,在准备卖掉的车型中,1-3年的准新车占79%,其中不乏福特嘉年华、广本飞度、现代伊兰特、别克凯越等新车型,但成交情况不容乐观。车主抱怨说收购价格达不到预期,但究其原因,还是新车市场降价的迅猛势头导致的,旧车商家为了规避风险,压低所有车型的收购价,即使像没有降价的广本飞度、伊兰特等,也不得不被卷入这股洪流之中。在“鼓励买车”的时代,“价格战”当然行之有效,但是新车降价造成在用车的贬值只能是“不可抗力”,旧车收购行情不稳定就成为必然。
新车型好卖不好收
很多消费者希望在旧车市场买到“像样”的二手车,他们看好1-3年的准新车,特别是像赛欧、派力奥、北斗星、宝来、千里马、羚羊等,但这些车型并没有像2-6年的二手富康、捷达、普桑、桑2000等形成一定规模,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可比较性不广泛。
旧车商家反映,由于收购价格总难“两相情愿”,所以,准新车虽然吸引眼球,但收购交易不活跃导致其货源很难保证,真怕出现“卖一辆少一辆”的情形。旧车商家甚至不约而同地“一声叹息”——收车太难了!
这些8万元以内的二手车品牌在新车市场中又是“价格战”的主力成员,旧车商家对可能出现的降价做充分估计,所以收购价格自然不会令车主很满意,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准新车“好卖不好收”。所以客观地讲,在新车价格动荡不安中,各品牌车型的收购价都很难稳定,所以在收车交易中,需要买卖双方经历“相互接受”的过程。(魏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