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继承先烈遗志--凯迪拉克XLR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11:27  
继承先烈遗志--凯迪拉克XLR

图为凯迪拉克XLR

  1989年,凯迪拉克推出了漂亮的Allante敞篷跑车, 向当时这个领域的霸主奔驰560SL叫板。但是结果很惨,Allante也迅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下5年后,凯迪拉克卧薪尝胆后推出了XLR, 目标直指奔驰SL500。

  这有点像美国人踢足球。他们对足球的喜爱毋庸置疑,但踢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即使怀着敬仰的心态去努力理解欧洲传统文化, 也不可能掌握它的精髓。 比如美国国家队的守门员在曼联队踢球,但若他回到美国则备受冷落。如果通用想进入欧洲市场,与欧洲的汽车品牌竞争的话, 凯迪拉克必须认真对待欧洲人的消费观。

  通用对此迈出最重要的一步是: 把销售部门分出去, 委托给荷兰的Kroymans集团, 让销售行家在美国人并不擅长的欧洲大陆销售新车,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Kroymans是做生意的行家, 其代理的车型品牌往往相差悬殊,进口目录中经常包含着起亚法拉利, 双龙和阿斯顿.马丁等等。

  因为Kroymans不是通用的子公司, 因此不受通用限制,赚钱赢利是他们做事的出发点。如果汽车质量存在缺陷,Kroymans就敢直接拍桌子抗议, 这样一来受益者就是买车的客户。这种合作形式对通用来说也有很多好处。

  为了更好地展示新的凯迪拉克, 销售公司将在欧洲范围内修建很多漂亮的玻璃展厅。以前,为了卖出新车, 经销商偶尔会私下对凯迪拉克实行降价销售策略,但Kroymans肯定不希望看到这种景象。


图为凯迪拉克XLR

  继凯迪拉克CTS引入新的造型风格之后,双门敞篷跑车XLR也延续了这种风格。XLR的主要外形尺寸完全借鉴奔驰SL500,.大多数参数看似非常接近, 但实际上凯迪拉克在很多方面更胜一筹: 更高的功率, 更强劲的扭矩, 更快的加速, 更轻的质量。XLR不再像先前同一品牌的其他车型那样索然无味, 而像是香脆可口的地地道道的美国炸薯片一一一款令人兴奋不己、价格在10万欧元之上、 专为两人乘坐而设计的双门敞篷跑车。

  XLR车内装备了23个控制装置和数目几乎相同的小电机。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重要的是, 很多关键指标表明XLR是一款名副其实的超级敞篷车。发动机舱布置精巧并发出诱人的轰鸣, 后轮驱动强劲有力, 整个车身架在板簧悬挂之上。助力转向和减震器的操控准确, 还有磁感应行驶控制系统帮忙, 以毫秒为单位对各种路况进行处理,使人们明显感觉到XLR没有以往凯迪拉克悬挂偏软的毛病。 凯迪拉克的车型历来装备齐全, 或者说, 它总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还有哪些需求。通过液压传动装置,打开或闭合车顶可在半分钟内完成, 座椅可以全方位电动调节, 还有通风、制冷和加热功能。驾驶员还可以预先对座椅设置两种记忆模式,一种用于驾驶使用, 另外一种用于方便下车,这样的好处就是能使拥有啤酒肚的驾驶员在下车时也能保持优雅的风度。

  凯迪拉克已经想不出XLR的客户还会有什么其他的要求。木饰、真皮、无匙启动和导航系统全都属于标准配置, ESP和4级安全气囊自然也在其中。有意思的是,HUD投射显示系统也列在标准装备之内。它能在前风挡玻璃上投射出如转速、车速等行车数据,有点像我们玩的赛车游戏。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如果你不需要这个功能, 也可以轻松地把它关掉。

  XLR还有一个卖点就是自动巡航控制系统。它能够自动与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直到车速达到程序中给定的数值时再加速。只要没有太多的弯道, 这套系统就能够正常运行。XLR目前尚不能完全智能地识别复杂的道路标志线。

  那么,驾驶XLR究竟是什么感受呢?合上车顶后XLR仿佛是一款悬架偏软的雪佛兰Corvette, 操控起来信心十足且动力充足, 在公路上可以轻松地超过那些更昂贵的汽车。 如果换成敞篷, 受风阻的影响, 这种优越感相对降低一些。 如果车速不超过每小时100公里的话, 你可以享受身边的豪华装置, 同时发动机运行平稳,发出的声响也不易察觉。你如果踏下油门,发动机顿时发出令人激动的咆哮声,车速也随即迅速提升。 由于车厢内没有安装挡风板的位置, 如果车速很快,坐在车上可不见得是享受了。

  看来, 凯迪拉克并不是在说大话。我们可以断言, 当敞篷车的黄金季节到来的时候,XLR将成为最抢手的汽车。(撰文/Werner Jessner 摄影/Walter Tillmann 编辑刘秀虹)

(编辑:郭海霞)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