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内环境质量标准起草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10:45  中国经营报

  6月27日,在山东烟台举行的“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治理研讨会”上,面对来自一汽、大众、丰田、东风、广州本田等20余家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会议的主办方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钟杰宣读了《成立<汽车内环境质量标准>起草专家小组》和联合建立“汽车内环境污染控制联合试验中心”的倡议书,尽管与会企业代表对此颇有异议,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鉴于目前国内车内环境质量面临的严重问题,“压力再大也得上”。

  问题企业

  在此次汽车内环境污染治理研讨会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组委会给参会的企业代表的资料有厚厚的一沓儿,而发到媒体记者手里的资料,只有两页纸的新闻稿。与会者私下透露,由于此次会议有汽车内环境污染调查检测数据的发布,企业都生怕自己的数据被媒体曝光,因此要求不能让记者“知道太多”。

  6月初,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地区搞了一次有关“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测试结果显示令人触目惊心:在接受调查的1175辆汽车中,全部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接受测试车辆为52辆,仅占已测总数的6.18%。这些问题车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轿车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表现良好的汽车,在国内却出现车内空气问题,大多数厂商都把它归咎于用户购买汽车后进行车内装饰(比如座垫、方向盘套、小饰物等)时产生的污染,因为有的消费者用的车内装饰的材料存在苯、甲醛等含量超标。

  不过,却有专家尖锐指出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厂商身上,就像人们装修房子之后往往要开窗通风一两个月一样,汽车作为一个小型的“室内”空间,也应该在下线之后通风一段时间之后再行销售。但对于一些当前市场的热销车型来说,厂商大概不会有耐心等待汽车下线数月之后再进入销售渠道。据某厂家销售负责人说,他们的车特别畅销,所以新车往往下线不足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被用户开走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有关新车必须下线停放几个月之后才被允许销售的相关标准,而且具体应该停放多长时间也没有科学的数据来说明,所以厂家在这方面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时间向用户交车。

  标准之惑

  但对于现在简单地使用室内环境标准来检测车内环境的方法,汽车厂商却也大感不公。上海大众车身工程科饰件股股长许雪琼认为,汽车的使用状况跟室内有很大差异,比如夏天车内材料在骄阳下封闭暴晒几个小时后,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数倍,而室内环境在同样气温条件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海大众质保部胡任其也表示,应该重新制订一个专门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德祥教授也承认,参照室内标准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由于车内空间非常小,存在特殊性,又不宜简单照搬。看来问题的焦点已集中在我国能否尽快出台一部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上。

  根据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的想法,他们准备和厂家成立一个联合的试验中心,直接对下线的汽车进行检测,可以分一个月、两个月或者三个月分别进行。同时再由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牵头,聚集包括汽车生产厂的专家在内的国内有关专家成立《汽车内环境质量标准》起草专家小组负责制订标准。不过,他们的提议却在厂家那里遇到阻力。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方面的意见也许能代表一部分厂家的心声:联合实验中心应该有明确的定位,不应该是一个混合的各方参与的实验室,而且不应该跟厂家有连带关系,必须要有国家的授权,其形象是能够客观、公正。

  丰田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对标准问题表示的异议,要想控制车内空气污染,首先应该先考虑制订零部件的控制标准。一台汽车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种,每一种零部件都可能存在污染的问题,所以要想避免车内空气污染,必须首先对零部件进行控制。制订了零部件的标准之后,才能谈整车的标准,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按照厂家的想法,制订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似乎要暂时搁浅了。不过,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大气与噪声处工程师任洪岩的表态似乎还是给标准问题留下了一丝希望,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制订《机动车排放监督管理条例》,包括排气、噪声、臭氧,另外还准备把车内空气污染加进去。虽然目前车内空气标准还没出来,但在条例中可以有个原则性的规定。

  成本出处

  据悉,由于没有标准,目前汽车厂在选材时基本不考虑材料的污染、排放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汽车内环境标准》出台后,将会导致厂家生产成本的上升。

  北京吉普有限公司产品部蔡杰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保部胡任其均认为,如果不采取空气净化措施,完全是从原材料方面控制,肯定意味着汽车制造企业在选择材料和内饰材料上成本的增加。

  有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目前国内汽车内环境出现的问题,很多是因为价格战打起来后,汽车生产厂为不降低自己的利润,拼命压配件厂的进价,而配件厂在汽车厂把价格压得很低的情况下,就有了损失质量的可能。因此,如果标准出台后意味着厂家成本的增加,当然这也会进一步加大目前标准出台的阻力。

  大多数汽车厂家还在观望,毕竟现在看来标准不会马上出台。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胡仁其就表示,对成本的顾虑肯定是每个厂家都非常在意的,但他们要等到标准出来之后才会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关链接

  国外车内环境标准制定情况

  德、美、日、韩等汽车生产大国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便相继由环保机构和产销各方协调制订出相应的标准,特别是对车内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含量均做出明确限制。但他们却基本没有汽车内的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原因在于他们从源头上就控制了污染的发生,比如禁止对苯的使用,还有溶剂、粘接剂等都规定得比较严格。

  德国的环保部门会同汽车制造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制定了汽车车内环境保护条例,使汽车制造商有所参照,有的生产厂商对日晒过后车内所产生的气味都有严格规定。

  日本的汽车生产厂商针对汽车空调污染问题,前不久开发了带除菌功能的新型汽车空调,用在小型家用车上。韩国汽车比较接近日本车系,一般不会超标,高档车还配备了空气质量传感器,一旦车外的空气质量超标,就会自动切断风门,阻止废气流入车内。(作者:杨锋磊)

(编辑:赵焕)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