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雷诺急抛本土计划 30万辆产能遭遇“调整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10:34  中国经营报

  6月29日,雷诺北京代表处急急忙忙抛出一份新闻稿,称雷诺总裁已经与东风汽车公司进行过多次磋商,并在6月下旬拜会了中央部委领导,宣布“将在中国与东风合作生产轿车,至2006年达到30万辆产能。第一款车是梅甘娜,其后将包括改进型的LAGUNA。”值得注意的是,东风公司对雷诺提前广而告之的举动甚感意外,公司宣传部人士称并不了解此事。

  雷诺心急火燎 东风默默无闻

  雷诺如此急切,一定要在东风之前宣布合作消息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要抢市场先机?中国汽车市场3月份开始进入阶段性的拐点,下滑趋势已经十分明显,雷诺此时宣布本土化在时机上似乎并不占先。有人说,雷诺积极的另一层意思是想要政府尽快批复它的新项目。

  雷诺乘用车项目和东风谈了很久,三江雷诺的中方大股东湘火炬退出后,东风和雷诺均有意进去,国家也在看着雷诺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在这种情况下,雷诺骑虎难下。既然如此,倒不如快一点宣布新项目内容,以期推动项目审批。但是东风不太着急,东风手里的资源基本上都已经“嫁”了出去,因此,东风雷诺的乘用车合资对东风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对雷诺才是雪中送炭。

  更让雷诺心急的是轿车项目设立地点,雷诺最希望在广州,但是国家却希望它把孝感三江雷诺的烂摊子处理好。快速立项的雷诺渴望政府能给一个定心丸,给一个同意让它来中国生产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对于雷诺轿车项目设立有自己的看法,产政司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认为:“雷诺轿车项目最好是利用孝感基地,因为那里的设备都是现成,投资不用占新地,雷诺要想获批,湖北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他也承认去孝感设厂雷诺必须解决好三江雷诺的问题,“湘火炬退出三江雷诺,雷诺和东风必须乘这个机会把它盘下来。”在他看来,收拾好房间搬进去,总比绕弯子去广州设厂要方便得多,审批起来也更简便。否则一炮打哑后再想换地方,政府的印象分就要打折扣。

  但在广州市计委投资处,问题似乎出现了不同的角度。据透露,广州市计委已经和雷诺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协议,将在花都汽车城设立新厂。广州设厂方便利用花都汽车城的资源,而且全新的厂房设备也是由法方提供,中方只以土地固定资产作为投入比较划算。由于工业司将直接处理项目建议书,因此,雷诺在广州设厂一事很有可能已写入项目建议书报上去了。

  按照新汽车产业政策,有关汽车整车项目审批的程序,雷诺轿车项目第一步将是由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东风,或者省级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广东省计委,上报国家发改委,然后“新建中外合资轿车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国务院核准。”产政司官员称:“梅甘娜虽然是MPV,但却是9座以下的,不可能按轻客走商用车的审批程序。”因此,项目建议书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是让雷诺先搞好三江雷诺,还是先同意它在广州设厂,雷诺的确要比东风着急。

  调整期刚刚开始雷诺产能闯雷区

  三江雷诺的塔菲克去年前几个月平均每月只生产30辆,今年在国家统计的产销表格上已经是“零”了。作为雷诺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项目,专家们对它的失败已有定论,湖北省汽车协会秘书长宋海远分析了两点:“一是企业本身中外双方都抱着自己的利益,中方几个股东想赚钱,法方也是想赚了钱就走,雷诺当时没有做好在华长远投资的战略;二是产品选的有问题,塔菲克的性能不错,但性价比不好,用户分流严重。”

  法国PSA集团驻华代表处的工作人员曾讲:“标致雪铁龙是私营企业,而雷诺是国营企业。”在法国本土,雷诺的销量是第一。但在欧洲市场,PSA超过雷诺很多。PSA在欧洲市场排第二,雷诺除了在西班牙能压住PSA的品牌,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也都打不过PSA。中国汽车市场尚未成熟,其竞争波诡云谲,激烈程度与复杂程度远胜过欧美,雷诺能行吗?

  雷诺提出30万辆产能目标,一方面要向政府表示现在与三江雷诺时期迥然不同的投资决心,另一方面也要给东风一个信心,保证给东风一个不次于武汉本田神龙的合资基地。

  但是这个信心要承受产能危机的压力,轿车新车入市的风险已经远非三江雷诺时期可比,今年前5个月,31家国内轿车生产厂(含MPV生产厂)的产销相抵形成的库存达65839辆。仅在下滑最严重的四五两个月,加上SUV生产厂,全国42家乘用车企业新增库存就分别达到2.2万辆和3.2万辆,这是去年和前年井喷时难以想象的。项目获批后,东风雷诺怎么安排这30万的产能,市场能消化多少,都很难讲,更让雷诺着急的其实还在后面。

(编辑:赵焕)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