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甲壳虫的后浪漫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09:53  中国青年报

  “一辆汽车能不能吸引购买者注意它的品牌,就是优良产品与热门产品的差别所在。”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这样说到。当时,日产的迷你车March的革新版正在日本开疆扩土。

  这句话可能是戈恩为数不多的几句名言之一,但如果费迪南德·保时捷还在世的话,他一定会为这位后辈的话感到欣慰。他设计的大众·甲壳虫创造了连续生产2150余万辆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产品,也使大众品牌深深地铭刻在了人们心里。

  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影片《少数派报告》中,2054年的汽车像水滴一样在华盛顿特区交错的空中隧道中滑行,无数滴水滴汇聚成了汽车的海洋。令我们不解的是,这些圆滑的、极具金属美感的怪异的“甲壳虫”们究竟来自哪里?

  甲壳虫的后浪漫时代

  上世纪70年代,身穿喇叭裤的年轻人遍布美国的大街小巷,跳迪斯科和溜旱冰成为时尚运动;上世纪80年代,蝙蝠衫开始流行,人们都像橄榄球队员似的挺着宽大的肩膀,哼唱饶舌乐的人成为时尚的代表;到了1990年,跆拳道风靡欧美,布拉德·彼特的走红让绅士型的男人们变得黯淡无光。

  将镜头拉回中国,这里的特立独行和标新立异竟然有些似曾相识。在紧跟国际潮流的背后,透露出全人类对时尚生活的共同爱好。2004年,中国也在流行R(B,从欧美黑胶唱片中克隆的歌曲在中国的爵士女伶口中依然娓娓动听,“中国特色”在充满个性的消费环境下竟然显得有些羞怯。

  在时尚全球化的今天,汽车文化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尽管人们的时尚嗜好在除去发源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发生延迟现象,但对时尚的追求却是无止境的。那些充满艺术家气质的汽车设计者们不会介意在任何物质中提取造型元素,甚至会将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赋予在汽车产品上。当大众公司停止老款甲壳虫的生产后,那些梦想延续甲壳虫浪漫时代的汽车产品都力图成为新一轮的个性代表,但无疑都以失败告终。

  甲克虫的时代被高尔夫所接替,但却并不能代替它,这是因为长久风靡市场的产品已经培养了一个时代的人群。真正时尚的东西是不会被时间消磨掉的,人们对经典与个性的追求丝毫不矛盾,这就如同甲壳虫乐队的歌曲在今天听起来仍然个性十足一样。”一位资深评论家认为。

  虽然汽车生活的庸俗化使我们面临着一种矛盾的情境,从众倾向也在不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并真正成为一种惯性。但是城市的新兴白领们却打破了这一危险局面,时尚的汽车产品十分讨好他们的审美趣味,随着这个人群的扩大,汽车文化的普及任务则不知不觉地交到他们手里。

  于是,具有鲜明造型特点的车型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这些车型在欧洲被普遍接受,成为人们标榜个性的方式。在中国,像Polo、QQ、萨拉·毕加索这样的车被认为是有个性的。只是Polo和QQ同时享有Ladykiller的称号,而萨拉·毕加索则差点儿成为一幅油画挂在博物馆里。

  谁来捍卫个性车阵线

  “更大,更宽,更豪华。都是胡说,胡说,胡说。一点也没有胡说。”雪佛兰TrailBlazer在它的广告中这样称赞自己。

  通用的广告几乎都是这样的大胃口,美国人对宽大的豪华车型的狂热随着阿诺·施瓦辛格荣升为州长后达到了顶峰。很难想像这位当年的银幕铁汉屈身于娇小的Spark中是什么感觉,但事实证明,那些精雕细刻的小车在美国不是很受欢迎。

  当然,对于汽车发源地的德国而言,那里的人对该造什么样的车更讨消费者的喜欢显然更有发言权。PAG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夫冈·拉茨勒认为,美国人对豪华的理解其实就是在车体大小和舒适性范围内做文章;与美国人不同,在欧洲,人们总是在细节的价值里寻找豪华。

  这个被《资本》杂志誉为冒险家的沃夫冈·拉茨勒又一次一语中的。他的观点也被一部分中国消费者所认同,在他们的眼中,宽大的车身并不代表豪华,也并不时尚,只有那种精雕细刻的产品的品质才值得信任,前卫的设计和不凡的性

  能才是关键。

  虽然宝马声称其不会在轿车的外形上哗众取宠,但众所周知,宝马的跑车前卫的利害。在电影《幽灵鬼屋》里,中规中距的宝马745i又一次让艾迪·墨菲过了一次英雄救美的瘾。尽管这种把戏在007电影里曾经屡见不鲜,但宝马的豪华轿车显然又一次俘获了美国人的心。

  宝马简洁的车身线条与庞大的车体给人浓重的归属感。这与法国车有着明显的区别,以PSA集团为代表的几个汽车厂商生产出了他们认为既个性十足又有豪华气质的车型,比如说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标致307。

  中国人的羞怯时尚

  “在汽车造型的革新上,全球人都在学欧洲;从人们对个性车的认同度来看,日本比欧洲要落后3年,中国则比日本落后3年。”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东说,“尽管萨拉·毕加索一直被中国的汽车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但是过于张扬的外形和前卫的设计却使人望而却步。”

  相对而言,日本车在中国似乎更受欢迎,因为心理差距不大。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身为日系车的马自达6,在设计上仍然以欧化的运动风格为切入点,但它在中国却十分畅销。将欧式风格和东方气质融为一体是日本车的拿手好戏,其“模仿秀”表演得相当到位。

  与之相比,奇瑞QQ则成为中国个性车中的典范,其可爱的造型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引得了追捧。更重要的是,在日韩公司把时尚小型车卖到中国之前,它已经先行进入了中国人的购车清单。获奖频频的雪佛兰Spark在它面前反而显得缺少创意。

  美国人的个性是张扬的,但中国人却视个性为羞怯的时尚,所以很多欧洲车来到中国总是会考虑做个“整容手术”。为了不再重复毕加索叫好不叫座的“票房”,原本两厢车的标致307在中国多了一个“尾巴”。尽管其个性化气质损失了不少,但却省下了漫长的推广时间。“它就像恐怖电影里的怪兽,它回来时越来越出色,越来越强壮。”本田CR-V进入中国时没有继续使用其在美国的这条广告语。尽管,这似乎也是一种个性……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文化博览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