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汽车降价如此频繁?是车型过多,还是竞争激烈……降价不单纯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因素是:汽车价格虽然屡次调整,仍然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当然,汽车厂商为了获得利润,产品定价不可能完全以消费者的要求为前提。但是厂商获利的前提是利润率合理,让消费者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如果厂商过高追求利润,而让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势必会造成持币待购的结果。
首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其次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等因素都可以证明汽车的暴利时代应该结束,可是目前有关汽车利润的问题消费者心理都有一杆称,这就是为什么汽车屡屡降价,效果却丝毫不明显,更有甚者适得其反!
现在汽车降价不是问题,关键是降多少的问题,最核心是降到多少消费者才会买账的问题!虽然各大汽车厂商都有严谨的市场调研,但是降价效果不明显仍然证明了价格调整策略的失败,这个问题可能来自于降价只是厂商单方面的行为,而没有换位思考消费者的心理接受问题。
市场售价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格应该是动态平衡的,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售价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格越接近,说明越合理。因此在汽车降价越来越频繁而且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建议汽车调价也可尝试“听证会”制度,让潜在购车群体提出相关建议,这样的好处是首先可以保证降价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更接近,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可以保证较好的市场效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