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北京国际车展,国内重卡企业参展者寥寥,但在农展馆会场正对大门的北方奔驰展位却挺显眼。他们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缺席这次汽车盛会?
众所周知,北方奔驰在国内重卡企业中产品的技术水平很高,但一直是曲高和寡,产销量总是上升乏力。而近两年却出现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高速增长。北方奔驰内发生了什么变化?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北方奔驰的王世宏副总经理。
记者:从每年的产销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北方奔驰在发展的速度上和过去比有了很大变化,您是如何看待取得的这些成绩?
王世宏:自己和自己比变化是比较大,但在行业中来说规模还是比较小的。2002年我们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辆,而且这1000辆还是喊了很多年的,从一开始造车时就说要达到1000辆,但过去由于在经营思路上、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营销网络的发展上,都不太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整个产销量徘徊在几百辆的水平。虽然每年有一定的上升,但变化一直不大。直到2002年首先突破1000辆,2003年实际完成超过2200辆,今年一季度,突破1000辆,到5月底突破2000辆,全年目标要超过4000辆,努力达到5000辆,在去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努力再翻一番。这种变化自己和自己比是非常显著,但站在行业中来说,还只是个小兄弟。
记者:北方奔驰车,在技术上应该说是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但为什么直到最近一两年才大有起色,过去一直没有能够快速发展?
王世宏:因为我们引进的奔驰产品,在技术含量、技术水平上是比较高的。要完全吃透它、消化它、理解它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它,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当时引进之初,尤其是在90年代初推向市场的时候,国内的整个配套体系,还不足以支撑为奔驰车这种技术含量的重型卡车配套。在国内解决不了的前提条件下,我们更多的是依赖进口。同时,我们原本是一个军工企业,对汽车的理解上和人才的积累上,与别的企业存在差距,没有一汽、东风几十年的功底。为保持奔驰车的品质,我们在国产化的过程中,也不敢轻易地进行。
但随着国内重型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末到这个世纪初,国内的配套体系也成熟了许多,可以为我们提供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真正的商机。
记者:北方奔驰内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才取得了这样快速发展的成绩?
王世宏:最核心的变化是经营思路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定位。在2002年3月份,北方奔驰更换了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成立之后,缪文民总经理上任,在这些方面作了一些调整。
在经营思路上,缪总首先对我们企业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我们这个企业是一个弱势企业,因为整体规模小,市场的占有量小。我们是弱势企业,但绝不是劣势企业,在国内能够真正掌握世界级水平重型车技术的不多,在这种条件下,我们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弱,弱在哪?弱在价格贵,弱在市场的影响力小,弱在对产品后续的研发和对主流市场的跟进变化。针对这些弱项,缪总提出,以差别化战略和成长战略来发展自身。
记者:如何来理解这两个发展的方向?
王世宏:作为差别化其实就是要有别于人,差别在产品,差别在用户群体,差别在我们能给用户提供一个更有用的东西。这也是我们产品底蕴决定了必须有别于人。
成长就是快速发展,不成长不快速发展,面对重型车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必然会出问题。做为汽车工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有规模,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就必须要快速成长。
要想快速成长必须使产品融入主流市场中,过去由于价格较贵,我们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国内少数的重点行业,如:油田、水利、水电等行业。它的施工环境需要有高性能的车,当时引进这个车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替代进口。在恶劣的环境下才能真正体现我们车的价值,但这样的用户群体毕竟是少数。比例很小。
要解决成长的问题,必须要有产品作支撑,我们在经过对市场的详细分析后,80%的用户在买车的时候,都是个体户,甚至是农民,他们并不是很有钱,买不起好车。这样一个主流市场必须有一个产品来适应,从2002年开始,北方奔驰加快了产品研发的速度,适时地推出C系列车,这是在经过近10年消化吸收奔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国内成熟的零部件,推出的适合市场需求价位的车型。这个车型给我们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属于战略性的调整,没有这样一个产品来支撑,成长战略就不可能实现。
为了实现快速成长,提出了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2003年争取在2002年基础上翻一番,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第二步:到2005年在2003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应该说这个计划已经可以提前实现了。第三步:到2010年按照计划,争取实现15000~20000辆这个目标。经过这三步走,使北方奔驰在重型车行业中取得其应有的地位。刘晶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