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直面汽车产业重组 陈虹引领上海通用走向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 10:56  东方早报

  六月的北京天气非常爽朗。就在6月1日新汽车产业政策颁布的第二天,记者即在京见到了国内汽车行业公认的风云人物之一——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时隔他在上海宣布别克价格提前进入2005年仅一个月。

  陈虹依然自信,其率领的上海通用汽车向投资方——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交出完美的答卷。在最大汽车公司“坐三观二”的期许下,上海通用这艘至今看来仍为稳健的巨轮会在陈虹的引领下驶向何方?陈虹欣然接受了早报记者面对面的专访。

  别克降价效果初显

  Q:上海通用降价以后效果怎么样?有厂家反映说上海通用这么做自己没有上去,反而把他们拉得动不了。

  A:从我们来讲总体效果不错,上个月我们的销量是22912辆。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在全国我们是排在第二名,大众比我们多了将近447辆车。他们是23359辆。一汽大众是两万出头一点点,比我们少了2700多辆。在整体车市比较沉寂的背景下,我们对五月份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

  Q:整个五月情况是这样一个状态,预计到下半年的情况,是不是依然会有观望的情况?

  A:从我们集团购买的情况来看,目前我们销量当中,总体私人购车占主要比例,一直在百分之六七十这个水平,从集团购买来讲,从五月来讲也看不出有什么影响。整个车市的观望状态我看是会改变的,因为总体的需求还是有,相对前一段时间来讲,这个情况趋向于明朗化。

  Q:觉得消费者在期待哪些东西造成他现在要观望?

  A:消费者原来的期待,主要是这两种。一个是看明年许可证取消后进口车价格的下降对国产车的影响。我们这个突破2004年价格的行动就是到打破这种情况。另外消费者也在看看其他厂家有没有调整价格这种情况。其中对其他厂家是不是有价格调整行动的期待的影响更加明显。

  后来者跟进只需时日?

  Q:上海通用此次价格调整幅度很大,您分析一下上海通用什么可以有比较大幅度的调整?

  A:从上海通用来讲,一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个行为打破消费者的这种期待观望心态,提前进入2005年价格体系。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规模,我们有这个承受能力。

  Q:按照刚才说的这个销量,上个月的销量国内厂商都不行?为什么?

  A:现在五月整个车市不过20万辆,一方面工作日比较短,这个是客观原因。另外一方面车市这种观望状态非常明显,行业库存也增加比较多。

  Q:通用价格明朗化以后,假设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他们跟进的话,加上广本,长安福特一起降价,所预期的因素出现了,消费者会不会买账呢?消费者除了这个以外到底等什么,除了性价比,优惠的价格,等什么?等一个产品,等更好的服务,还是等合适的买车时机?

  A:总体来讲,消费者不会等更好的产品,因为产品总会有更好的出来,永远会有,也不一定会等更好的服务,因为服务的水平就在不断地提高。他们更多在等其他厂家的价格调整。

  Q:我在最近几次采访你的过程中,发现上海通用在跟一汽大众进行对比,这是不是意味着坐三望二?

  A:我们是通过这个量讲竞争的态势,这个量我当然很清楚。如果我不清楚全国主要的主流汽车厂每个月销售多少,我对这个市场情况就不掌握了。这个量是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结果。今天讲这个量,因为大家问我,这个行动采取以后有什么效果,我们并不在乎比它多几百或者几千辆,这不算什么,只说明这个市场态势在变化。

  Q:消减厂家的库存激增有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降价,一种是减产,你预测一些厂家今年更倾向于哪方面?

  A:对我们来说,我们的车目前都是热销的,对我们来讲市场的增长虽是走缓,但是还有潜力。其他厂家怎么做,我无法知道,但如果库存到一定程度,要么减产,要么降价。

  直言支持两网分营

  Q:我想问您几个汽车产业政策的问题,刚才您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您毫不隐瞒你支持国产车和进口车分营,产业政策也没有,这一点你是站在中方的立场上看,还是站在合资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上发表你的观点?

  A:产业政策强调的是品牌经营,而且他讲进口车要走进口车的品牌,国产车要走国产车的品牌,具体的细则商务部在制订当中。现在做进口车要有进口车的执照,是销售国产车的必须有国产车的执照。

  Q:涉及到凯迪拉克我就想进一步向陈总了解一下,我听说进口的凯迪拉克,车展之后马上开始销售,可能进口的凯迪拉克和国产的凯迪拉克用同一个销售网络,我不知道陈总这边是不是已经开始感觉到政策的一种走向了,已经开始先行了?

  A:不,进口的凯迪拉克可能在9月上市,但是他是由通用中国负责的。销售网络也是他们的。但是通用中国希望利用上海通用的经验对他们的经销商给予指导,使进口车和我们国产凯迪拉克保持同一个服务水准。但是两个网络我们肯定按照国家的政策来执行。

  畅谈新汽车产业政策

  Q:最近学者有一种观点,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对产业促进作用更多是消极方面,他们对汽车工业产生一些实质性的作用,具体落实到这个点上,两网合一问题上,我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做一些突破,比如北京吉普现在授权经销商同时卖戴克的进口车,我想问您对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会抱一种什么样的希望?

  A:新的产业政策已经公布了,他们起草的时候有几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们希望这个肯定能引导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够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能够逐渐达到世界水平,也能够使我们整个汽车消费市场成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Q:另外据我了解的一些国外的汽车行业情况,我看到其他一些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都没有对汽车产业出台一个专门的政府指导性的文件,陈总对这个怎么看?

  A:我的观点认为是必要的。对中国汽车工业实际上长期以来散乱差的局面也有的改观。包括现在有很多人还想进入到这个汽车行业,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利润区间是比较高的,但是从稍微长远点来看,如果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不仅要求资本密集,技术还要密集,而且这个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而且你有能力集成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技术。

  出台这个政策说明中国汽车工业对中国整个的国民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现在强调的健康协调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产业有非常大、非常长的产业链,另外对其他行业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汽车工业一直可以称作为工业中的工业。

  Q:有一种观点是,中国原先的汽车产业政策倾向于我们通过市场去换得国外汽车厂家的技术,这条路走到今天,汽车厂也没了,汽车技术也没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会给大家一些希望吗?

  A:我从来不认为以市场换技术这个做法是对的,你看世界上哪个地方可以用市场把技术换过来。如果你认为市场是封闭的,你完全可以操纵市场,才可能有市场换技术的说法,如果你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性作用的市场,你根本就不存在市场换技术。中国加入WTO了,这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这个市场上会有各种各样新的技术进来。(作者:王亮)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