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价频频“跳水” 为何无人喝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10:41  解放日报

  日前,上海通用的所有汽车产品全线降价,部分车型的最高降幅高达11%,引起业内关注。此前,各汽车厂商的降价声可谓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如南京菲亚特的“惊雷运动”车价下调幅度最高达2.1万元;捷达在推出新款的同时将老款的价格降了1万元左右……据车市不完全统计,今年1季度,就有20多个品牌、近80种车型参与降价,平均降幅为9.01%。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厂商频频出招,降声不绝,消费者却毫不买账。与黄金周前将出现购车高峰的预想不同,今年4月份全国轿车销量不升反降,销量为22.01万辆,比3月份下降了2.72%,看来一波波的降价风潮,并没有带来厂商期望的火爆场面。是什么使消费者面对降价“诱惑”,却无动于衷?

  消费者 不知何时该出手?

  刚买的东西贬值,是谁都不愿接受的。然而,在车市,消费者却要带着这种心理准备去消费。今天买,明天跌,车市频繁的降价游戏让消费者有些看不懂。笔者的一位朋友,刚托朋友买了一辆车,比市场价便宜了3000元,然而仅隔一周,朋友的朋友买的同一款车一下子降了一万余元。

  一位“准汽车消费者”对笔者说:“我几乎每周都要了解汽车行情,然而越看越晕,车型越来越多,价格也变得快,刚看好一款车还没下决心买,说不定马上又出新款了,而且老款价格动辄下降几千上万,我还真不敢也不想急着买了。”

  而今年5月28日到5月30日举行的上海闸北体育中心车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频繁降价的“迟钝”。笔者从参展的经销商处了解到,虽然参展的车型多为04款新车,并且车价也已经历了“五一”期间的一次集体“跳水”,然而车展依然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前来观展的消费者,大多表示想等一等、看一看,也许过几天价格会更好。可见厂家频频降价使得消费者对低价的期望值越来越大,某种程度上阻挡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结果是:虽然车市“降声一片”,但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汽车市场,谁也说不准何时才是买车的最佳时机。

  汽车价 你有多少降价空间?

  汽车的降价空间有多大,这是消费者一直想寻求的答案,也是消费者等待的“出手”时机。有人说中国汽车暴利,也有人站起来为暴利澄清,说只是部分厂家暴利。那么中国汽车业的利润有多少。有说30%左右的,也有说8%左右的,众说纷纭。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孰是孰非,估计产生差异的结果只因两者采取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如企业是否通过增加开发费用、加速折旧等财务处理方法,冲抵了部分利润。据统计,国外成熟市场的利润大都在5%左右,那么,无论是多少,中国汽车业的利润肯定是高了,只是高多少的问题。

  汽车的价格,究竟要降到多少才是合理?我们知道,影响汽车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两点,即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和规模(即产量)。假设固定成本与国外相同,我们来比较可变成本和规模上的差别。

  成本(可变成本):国产的汽车零配件普遍比外国进口配件节省30%—60%,目前我国汽车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0%,牵涉到进口关税的成本也不多,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只是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20,虽然物流、零部件等相应会比国外高一些,可见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成本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规模(即产量):无论是汽车还是其它行业都存在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汽车由于牵涉到许多零部件的配套供应,规模效应尤其明显。但究竟达到多少量才算称得上是规模生产。中国已经是世界第4大制造国、第3大汽车消费市场。2003年,大众在中国生产了近70万辆轿车,首次超过了德国本土的产量;上海通用去年的产量也超过20万辆,这种生产规模并不逊色于国外一些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加上我国的零件装配业日益形成规模化,应该说中国的汽车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如此的成本,如此的规模,按道理国内产车价格应该比国外生产的车便宜得多。

  事实上,绝大部分国产汽车都比国外生产的汽车卖得贵。今年3月下线的丰田花冠国内报价18.22万至20.38万元,其在国际市场的报价则为12550至1337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4万元至11.1万元,基本为国内报价的一半……几乎所有在中国投产的汽车报价都要高于国际市场的定价,其中一半以上国产车定价比国外同车型高出100%;价差最小的帕萨特高尔夫等国内售价也比国外市场高出30%。还有让人看不懂的是,据说去年国内某汽车公司出口一批轿车,出口价仅为2万美元,而同样车型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为什么厂家能以这样的价格出口,却不能以这样的价格对内销售?这多少让知情的消费者感到困惑。再说中国人拿美国人十分之一的工资,却要买2至3倍于美国轿车价钱的车,这多少让中国消费者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此看来,除了厂家赚取了超额利润的理由,别无解释。

  心理战 谁是最后的赢家?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厂商的频繁降价,使消费者产生了持币待购的心理,面对消费者的迟疑不决,以及来自市场的竞争,厂商为争取先动优势,只能再次实行降价策略。这就形成了一个厂商与厂商之间、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博弈。

  最终厂家频繁的降价游戏,使消费者对汽车的最终价格预期太高,误认为价格战是一场没有底线的战争,因而将自己心理价格底线频频下调。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刚买来的车,价格转眼又降一大截。

  当然,这并不是说,汽车不需要降价,相反中国的汽车价格太高,与收入的比例很不协调,要降。但厂家在运用价格策略时一定要吃透消费者的心理,否则会适得其反,反而使那些原本想马上购买的消费者产生持币待购的心态。

  当然,使消费者产生持币待购心态的除了厂家价格因素外,汽车信贷消费紧缩、配套服务不到位、使用费用过高以及牌照费、车位费等也是家用轿车购买使用的“软成本”门槛。但应该看到的是,国家对汽车消费始终是持积极鼓励态度的,随着汽车消费、产业等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整个汽车消费环境会日益好转。到时候厂家的行为将更加直接地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而谁先抓住了这个机会,谁就能率先抢占市场的先机。厂家如果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为了保证眼前利润不惜定高价、再以“作秀”的方式小心翼翼地降价,付出的将是市场份额减少的代价。在我国汽车产能扩大的情况下,已经出现生产过剩的趋势,到时候厂家为了消化库存而被迫大幅降价时,恐怕降得再多,消费者也只是冷眼旁观,无人喝彩。最终的结果是,厂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俞凌琳

(编辑:赵焕)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