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冬天,同事拖着我去国贸看家庭轿车展,因为第一次看车展,那些漂亮的车型强烈地刺激了我。但那时候,我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认为汽车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从国贸桥出来,一身臭汗地站在路边等28路公共汽车,寒风像小刀一样割在脸上,那个遥远的梦想忽地就膨胀起来: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有自己的汽车?汽车一定会进入家庭!
1995年2月8日,《北京青年报》创办了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第一个汽车版。
我们不敢自夸先知,我们只是像报春花一样,较早地嗅到了中国汽车春天的气息。
最早传出春天信息的,是1994年底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在这个政策中,大胆地提出了“鼓励私人消费汽车”,但鼓励归鼓励,对于汽车该不该进入家庭,社会上有着强大的反对声音,并因而有了数年的论战。
任何工业产品,其实都是人类功能的延伸———汽车,就是人类腿的功能提升。这不是任何人想不想、让不让的问题,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滚滚潮流不可阻挡。
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强大得来不及细想,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身处汽车时代。
数字说:中国年产汽车400万台,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故事说:长安街上有位板爷,每早将汽车开到长安街一处,换上衣服,登上三轮去拉客,晚上则开车回家。
十年,世界不过弹指一挥间。
十年,人生不过白了少年头。
十年,中国汽车则一飞冲天。
(孔文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