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瑞风“刷新”MPV既定概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 14:38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作为国内最大的MPV专业制造商,江淮瑞风的下一步战略却是“刷新”MPV概念。    

  对于国内汽车业来说,MPV是个后来者。直到1990年代末,MPV的概念才导入国内市场。今年一季度国内MPV市场的总盘子是:销售22194辆,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在国内乘用车领域,这样的盘子显然太小。对于专业从事MPV制造的江淮瑞风来说,对这种狭窄的市场空间显然心有不甘。作为行业的领导者,瑞风必须承担重塑MPV上行轨迹的责任,也只有在这种努力中,瑞风才能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北京车展成为瑞风刷新MPV既定概念行动的起点。在北京车展上,瑞风将推出三款车型,除目前主打产品瑞风豪华公务版外,瑞风精心捧出的双子星座:瑞风途越和瑞风途威上,集中体现了瑞风新的战略取向。

     “双子星座”深意

  让我们充分认识一下“双子星座”。

  瑞风途越:途越(英文“torrent” 激流,奔腾之意 )所搭载的2.5升柴油机是引进韩国现代汽车公司D4BH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电控系统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ECU,百公里油耗只有7升,排放达到欧洲II号标准,与同类排量的汽油车相比,CO减少30%,其它有害物质综合排放仍比汽油机低45%左右。在排放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柴油瑞风车的性能丝毫不减,0~100公里加速只需12秒,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舒适性完全不比中高档轿车差。该款柴油发动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寿命长、动力性能好,而且污染少、烟度很小、噪音小、舒适性强。而瑞风途越将这些特点显现的淋漓尽致。

  瑞风途威:途威(英文“tourwin” 旅途+胜利)首是一款融商务车的舒适性与越野车的动力性为一体的四轮驱动车。该车采用2.5升的电控燃油共轨直喷技术的CRDI柴油发动机。采用半时四轮驱动技术,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同时该车为配合越野休闲的需要,采用了前后加强防撞保险杆,车顶部带有行李架,尾门上带有云梯,以方便客户运送行李上下,车身两侧带有加强脚踏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的排放可达欧III标准,既远远优于当前国家标准,同时也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发动机排放标准树立了崭新的高度。这款车尤其适合于地形相对复杂地区的使用,既能充分满足商务的舒适性要求,其优越的动力性与通过性又使得驾驶过程充满自信与成就感。

  仔细分析这两款车的特点便可发现,无论是途越还是途威,都在刻意摆脱传统MPV的概念。MPV全称是“多功能商务用车”,由于强调商务用途,传统MPV一直追求稳健、大气、舒适、豪华等元素,对经济性、驾乘乐趣以及个性化设计等私人消费所偏重的因素并不看重。而瑞风新推出的“双子星座”所突出的恰好这些曾经被MPV所漠视的因素。显然,瑞风双子星座的面世“刷新”了MPV的概念,使其由商务功能主导,变为商务与私人消费并举的新产品。“双子星座”面世后,在公务商务用车领域风头正健的江淮瑞风,在庞大的私车消费市场将变得更有穿透力,从而拓展瑞风商务车的市场空间。

      市场“豁然开朗”  

  与私人消费领域的“隔膜”已经成为限制国内MPV市场成长的最主要的“瓶颈”。

  在全国商务车行业首季增速放缓的趋势下,瑞风今年一季度却表现了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254.4%,占据全国MPV市场29.5%的份额,处于绝对的市场优势。通过对支撑这种高速增长因素的分析,便可以获取关于MPV市场走势的重要启迪。

  在公务商务用车的成功是瑞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目前瑞风车是同档次车中政府采购批量最大的品种,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不少消费者。另外一大部分消费来自外资企业和国内的中小企业,也就是说瑞风同时也是“中产阶级”的“公务车”。这两大消费主体的购买,决定了瑞风已经成为代表一个消费群体特征物,对拉动瑞风车整体销量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瑞风商务车公司总经理严刚在分析瑞风的市场结构时,特别提到私人消费对瑞风增长的拉动。据严刚介绍,目前在瑞风消量的总盘子中,30%的车流向了家庭消费,并且成为国内相对发达城市的部分家庭在购买第二辆车时的“首选”。

  私车消费的“口味”转向MPV,对所有的MPV制造商来说,可以说是“意外之喜”。而瑞风显然最先把握了这一“新趋势”,于是,便有了刷新MPV既定概念,推出途越、途威这两款兼顾商务用途,同时更为强调个性化以及休闲色彩的全新MPV车型。

  显然,刷新MPV概念,倚重私车消费,国内MPV市场将因瑞风此举而“豁然开朗”,驶入更为宽广的市场疆域。MPV这一汽车业的后来者,完全有望成为拉动汽车业新一轮增长的“生力军”。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