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的一位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以自己在中国二十二年的生活经历客观的写出了一本名叫《中国人气质》的书。他看到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并且为中国人的性格归纳了二十多种特征,其中一条就是中国人有一个共性爱凑热闹。史密斯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有了更多凑热闹的机会,五花八门的展览、展会,让中国人了解知识愉悦心情的同时也满足了凑热闹的心理。
汽车展览在西方已经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而它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扎根还是近几年的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汽车展览遍部全国。造车的地方办,不造车的地方也办;经济发达的地方办,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也办。仿佛一时间办车展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流行、一种可以聚集人气显示实力的舞台,这应该也可以称作凑热闹了吧。
车展上的主角当然是汽车了,上至展览举办方,下至参展厂商均在展示汽车上下足了工夫。展台的面积一个赛一个大、颜色一个比一个亮、运用的高科技宣传手段一个比一个高明,这些无疑为自己的产品能够吸引参观者增加了筹码、吸引了眼球。还有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汽车模特。顾名思义,当然是为了宣传汽车的专业模特了。
靓丽的面容、婉约动人的身段,构成了最完美的汽车展台。钢铁铸就的汽车与柔美婀娜的车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加了视觉冲击感,而这一搭配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定格,当人们驻足一款汽车时,难道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美女吗?难怪有人说很多人去看车展就是为了看美女,这热闹岂可错过。有位从事汽车行业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上大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汽车,曾经约同学同去参观车展,带上了相机准备把自己喜欢的车子拍下来,当他们转不到会场的一半时,他们发现更多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模特身上。这从他后来冲洗出来的照片上可以得到验证,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他们与美丽的车模的合影。
现在想买车的人多了,而众多的品牌车型让我们这些门外汉的老百姓们一筹莫展,满城大大小小的经销店、4S店跑起来还真费劲。车展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所有的品牌车型一次性打包展出。这些真正的购车者在认真地咨询某款汽车时,也许他身边就有一个伪购车者,而他注意的很可能就是那漂亮的车模。当车展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可以彰显个人品位的公众活动时,自然而然地吸引来了很多爱凑热闹的人,他们也许暂时不需要汽车,也许并没有购车的打算,可去看看总没什么坏处吧,更何况车展上可以欣赏到大量的美女。
这个时候车展的味道就变了,至少在他们眼中车模的优劣左右了他们对一个品牌的认可度,车模漂亮的品牌就记得清楚,车模热情的手里的资料就越丰富。日本人更是把这一效应发挥到了极致,游戏找模特、动漫找模特、赛车找模特、车展更是模特的天下,看看每年的东京车展吧,美女如云,各领风骚,真不知道日本人到底是在展车,还是展模特。
车展带来了两种东西,汽车和车模。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被摆放在了一起,这习惯谁造成的,也许就是那些看美女的人。有人来看车,就有人来看车模,看车的人凑的是汽车的热闹,看车模的人凑的是美女的热闹,我们无法分辨吸引参观者注意的到底是汽车还是车模,但展览的结果是大家皆大欢喜,各有所得,买车的了解了汽车,欣赏美女的饱了眼福,汽车展台前驻足的人群一层又一层。所以车展越来越火,车展越办越多。
也许有一天某某某著名车展就得更名为某某某车模展,组织者会在宣传时提醒人们车模展有汽车展出,那时凑美女热闹的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观了。当然我们不希望如此,那样是一种调侃,更是汽车厂商不愿看到的,毕竟他们的心血是汽车。无论来看汽车的人多,还是看美女的人多,我们的厂商们依然会在自己的展台上安排汽车和模特,两者都是主角,他们拥有同一个舞台去表演,当参观者眼中的汽车和模特成为一体不分彼此时,车展才是有血有肉人性化的车展。
北京国际车展就要举办了,您是去看车还是美女呢?(邸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