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准入:“多头管理”状况将有所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1日 17:19  中国汽车报

  老许腋下夹着个黑色的文件包,刚锁上门,转身看到了记者。不到50岁的他,头发稀疏,一说话,脸上就堆满皱纹。

  “又准备‘跑部’了?”由于跟老许比较熟悉,记者便半开玩笑地问。

  老许一边开锁请记者进门,一边笑着说:“没办法,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他是某汽车生产企业驻京办事处的主任。

  听说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马上就要发布,老许长叹一声:“希望新政策能有点儿变化,起码不要老让我为上一个产品就跑来跑去的。”

  他讲的这种“跑来跑去”的经历,几乎每个汽车生产企业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都有过。业内人士都知道,原来的汽车准入制度,是分属于好几家部委管理的。

  按照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个状况将有所改变:汽车生产的主要管理方式《公告》,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其他管理部门难以再涉入这个管理范围。

  曾亲自参与过上一版汽车产业政策制定的汽车专家杜芳慈认为,在汽车产业政策中,解决准入管理的实质,是解决“多头管理”问题。“产业政策若想真正落实,就一定要解决汽车行业‘多头管理’的问题。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这方面有很大完善。”

  首次承认“多头管理”存在

  “在公开的场合,没有人承认‘多头管理’存在。但在私下里,没有一个人否认汽车行业的‘多头管理’现象。”一位汽车界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多头管理”让企业叫苦连天。前面讲到的老许,比较了解近年来国内汽车政策的变化。他已在北京呆了十几年,主要工作就是“跑部委”,沟通企业跟政府部门的联系,解决产品的“户口”问题。 一提到“多头管理”,他好像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原来是上‘目录’,后来是上《公告》。有一段时间程序很复杂的,比如产品的认证,要跑交通部、公安部、原机械部等,再后来,又变成了机械部、质检总局和环保总局。”

  “这其中不少项目是重复的,我们知道,也反映过,可是没用。这钱不能不掏,因为如果少了一个章,我们的产品就没法生产和销售。”

  经过几番变迁,目前,与汽车行业有关的管理部门,包括国家质检总局(管理3C认证、三包、召回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环保总局(上环保目录)、国家发改委(汽车产业的直接管理)、工商局等。各部门的差异性,导致其对汽车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如产业政策鼓励发展微型车,但有些交管部门却限行小型车;又如,国家三令五申取消对汽车消费的行政性政策,但个别部门仍巧立名目乱收费等。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一些规定,等于承认以前是存在‘多头管理’的。”一位汽车界权威人士说。

  “现在我们两家经常坐在一块儿开会,研究产业政策如何实施。最近,我们正跟国家发改委的同志一起讨论《办法》的制定问题。”国家认监委某人士说。

  他所说的《办法》,是指正在制定中的《道路机动车辆管理条例》。虽然这位人士坚决表示,在新的产业政策发布之前,他们不便于发表任何评论,但听他直率的口气,还是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

  汽车准入管理“把门的”少了

  国家认监委这位人士的高兴,不是没有缘由的。

  业内人士都还记得去年那场“汽车管理权之争”。由国家质检总局属下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即认监委)发文,要求汽车企业必须经过中国强制性认证(3C),其产品才能生产、进口和进入市场销售,而一些企业因为对于其中有些项目与国家管理《公告》中的项目重复,对于3C认证不积极,结果导致这个认证的期限不得不向后延迟。

  “新的准入管理制度,部分地解决了这种重复管理问题。其中明确规定,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进行汽车准入的管理,企业需要具备《公告》和3C认证标志这两方面的标准,才能具有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的条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总说。

  这个新规定,有可能让老许这样的“跑部”人员松一口气。而在汽车准入的其他规定上,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有所完善。

  “比如,‘不得用进口汽车和进口车身组装汽车替代自产产品进行认证’这一条,对合资企业就会有所影响。”一位已经对新产业政策内容有所了解的人士说,“那些合资企业投资初期,哪家不是先进口汽车,或者是先搞CKD、SKD什么的?现在规定不让用这些产品替代认证,这对于前一段时间的汽车组装热,肯定会有一定的扼制作用。”

  他接着说““国外的认证和检测机构都是中立的、第三方的,而国内这两年才开始走向市场化,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政府操作的影子。因此,对第三方认证和检测机构方面的规定,将会对汽车和零部件检测机构走向公正、规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尽快制定具体的《道路机动车辆管理条例》,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对汽车所有环节的管理,都将体现在这个《条例》上。”

  企业对准入管理还“有话要说”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在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准入管理部门中,没有提到国家环保总局的名字。

  “这是因为环保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对汽车行业的管理也走的是另一条线。”一位人士这样理解。

  记者打电话到环保总局某部门,一位人士表示,他们不愿就此多说:“到时上头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出乎意料的是,记者采访的大多数厂家都保持了谨慎沉默的态度,有的说政策没有正式发布前,不好多做评价;有的表示不想让主管部门知道自己的看法。有个别接受采访的,也希望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 

  “其实,对国内汽车厂商反响最强烈的‘多头管理’问题,我认为新政策可能难以解决。比如,现在的《公告》认证、3C认证和环保认证,有很多项目基本是重复的,新政策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位老总说。

  “新政策规定农用车只限于在3级以下公路行驶,那么农产品在城市的运输问题如何解决?农民目前还是以农用车为主,能进入汽车消费的还不太多,这个规定与中央目前一再强调的解决‘三农’问题有没有矛盾之处?怎么解决?不知有关部门考虑这些没有。”一位老总说。

  他还认为,对农用车生产企业来说,除了寻找路子走上汽车生产之路,别无选择。“而国家又在限制汽车投资,这些厂家的生存就成了问题。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产品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一同指定。由于以前的所属问题,从目前的状况看,到时还会有利益上的冲突。”一位业内人士说。

  “不管怎么说,我相信新政策总会比原来的政策强。”在记者采访到的人士中,老许是最乐观的一个。“过些天你再来采访我,我肯定会有些新感受告诉你。”(本报记者 冯淑娟)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