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驾车加拿大4000公里游记--淘金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10:41  新浪汽车
驾车加拿大4000公里游记--淘金热

育空河从城市边流过

  新浪网友:固山贝子

  育空的旅游业包括人文和自然两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是北部的亚北极风光和阿拉斯加公路这一带的雪山冰川美景,向怀特霍斯往西前往阿拉斯加方向,就是著名的克卢恩国家公园,融自然风光之精华;而人文景观主要体现在淘金热的遗存上。怀特霍斯的市区在一山一河之间,山的顶部被削平,成了机场,河就是加拿大第二大河--育空河。河约200米宽,水很深,却清澈见底。河边有一艘蒸汽船,停泊在刚进城的路口,看似普通,却是这个城市的标志之一--s.s 克朗代克号。它于1937年建成,往返于怀特霍斯和道森,前往下游需要一天半,烧掉40根木头作为燃料,返回上游则要花3倍时间和燃料,是当时这一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乘客主要是矿工和家人。如今船只早已退役,停放在河岸上供人参观,在城市入口处欢迎着游客。向这样的交通工具还有“White Pass”,是穿行山中的小火车,如今已经成了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看介绍上说,沿途景色各异,包括冰川、山谷、瀑布、湖泊等等,风光相当不错。可惜时值初冬,这两个项目都关闭了。

  我们住的“Bonaza”旅馆恰好在怀特霍斯最主要两条街道“主干道”和“第4大街”的交汇点,从这里往东西方向走,最多不超过5分钟就能走到头;南北方向狭长些,大概是东西向的两倍,这就是育空地区的最大城市。城内建筑大多是百年前的样式,偶尔才看到比较新式建筑。旅游手册上介绍的一些有名景点,看起来也很一般,像城里比较有名的麦克布莱德博物馆,只不过是几间小屋子,陈列着淘金时代的物品。不过育空地区以旅游业为主。作为旅游城市,城里到处是旅馆、旅行社、纪念品店、博物馆等,像这一地区的城市都有旅游信息中心,里面有大量的资料、可以观看电影等,旅客前往其他地区也可以了解城市、道路情况。每家店门口都摆放着大量免费的旅游项目介绍,有一种小册子,分别介绍几个主要城镇,上面有地图、旅馆情况、实用电话等,可真是帮了我们不少忙。纪念品店里主要是印地安人装饰品、和淘金热有关的金属制品、木雕石雕、毛皮制品等等,我在一家店内看到了整张的熊皮,包括头在内,售价700多加元,合人民币不到6000。当地还有一种比较知名的文艺表演,就是类似于巴黎大磨坊的康康舞(就是俗称的大腿舞),这是当年淘金矿工们的乐子,延续到如今,夏天的时候每天晚上一场,可惜也关门了。


这也算一个景点:“木质摩天楼”

怀特霍斯的标志:S S 克朗代克号船

  刚才说到怀特霍斯的象征--克朗代克号,我们前一天出车祸的地点也叫克朗代克公路,“克朗代克”这个词在当地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如育空的汽车牌上,都不写“育空”,而写“克朗代克”,旁边印着淘金者的形象,克朗代克一词几乎成了北美淘金潮的象征,而这个百年前的淘金潮虽然只持续了10年,在加拿大甚至整个北美都是一段特殊而重要的岁月。

  “克朗代克”原来指的是克朗代克河,这条河的名字其实是当初音误沿用下来的结果,当地人的发音为“梭仑迪克(throndiuck)”,意思是“击水”,因为当初居民为了捕鲑鱼,向水中投掷木棒。当年淘金的地带就是以育空中心地带的道森为中心,沿克朗代克河谷及其支流,怀特霍斯则是门户,于是也有了今天的克朗代克公路、s.s 克朗代克号船,以及众多的克朗代克饭店。

  下面多花一段篇幅讲讲淘金潮的来龙去脉。关于此事的真正源头,一直是众说纷纭,不过以下这个故事相对来说比较真实:1896年夏季,乔治-卡麦克和他的几个亲戚在克朗代克河河口钓鲑鱼。一个名叫罗伯特-汉德森的采矿人路过他们的营地,聊天之中谈到自己在克朗代克河支流Gold Bottom Creek(可以译为“金底溪”)发现了一个小金矿,欢迎卡麦克也到那里碰碰运气,还建议他可以到附近的野兔溪去找找看。汉德森要求卡麦克如果发现野兔溪有好东西一定要告诉他,但不希望他的那些印第安Tagish族亲戚也跟去。几周后,卡麦克与两个亲戚来到汉德森的营地,但觉得这里的金矿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又去了和金底溪平行的野兔溪。

  8月16日,这三人中的一个人(至于到底是哪个则众说纷纭)在途中突然发现一个天然的金块赫然躺在野兔溪岸边。几个人十分兴奋,立刻动手工作。他们随便在河边挖出几盆砂砾进行简单冲刷沉淀,盆子里留下的东西令他们大吃一惊:他们从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粗粒金。当晚他们就在河边安营扎寨。第二天早晨,三人商议好如何划分这个金矿。乔治-卡麦克在一株小云杉树上做下标记,表明是他们发现了这里,他在树皮上刻下了野兔溪的新名字--富矿溪(Bonanza Creek,我们在怀特霍斯住的旅馆就是这个名字)。之后三人一起前往Fortymile镇对金矿的发现进行登记。途中他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在路上碰到的所有人。但就是没有告诉汉德森。短短数天之后,淘金热开始了。当汉德森听到这个消息赶到富矿溪时发现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被淘金者划分占据,这位曾经为卡麦克等人指出过寻金方向的人却永远失去了挖金子的机会。

  1897年7月14日,阿拉斯加商业公司的蒸汽船“Excelsior”号驶入了旧金山湾,船上满载着疲惫不堪的克朗代克淘金者和价值50多万美元的黄金。一两天后,北美运输贸易公司的“波特兰”号蒸汽船也载着68名克朗代克淘金者和价值100多万美元的黄金靠在西雅图港口边。当时旧金山几乎所有报纸都用头版头条来大肆报道这个消息,而在西雅图,有5000多人聚集在码头上欢迎“波特兰”号上的淘金勇士们。这些消息很快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版头条。几天后“波特兰”号离开西雅图向北出发时,船上已经载满了梦想到克朗代克发财的旅客,而岸上还有1500多人没有上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黄金的诱惑没有谁能抵抗。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和世界其他角落的人都行动起来,开始制订前往加拿大西北角偏远地区淘金的计划。克朗代克淘金热爆发了!

  短短几天内,想要一夜致富的人都急忙北上,至少有10万人前往道森,他们匆忙的样子,就像牛群乱窜,因此有人戏称其为“克朗代克牧人大赛”。他们分别取道各地,由水路、陆路、海路各方向一起涌来。许多人夏末时到这里,冬初来到克朗代克河边,因为附近物资稀少,他们必须自备大量日常必需品,很多人没有料到此地冬天如此寒冷,许多人冻死、病死,甚至因为无法忍受恶劣环境而自杀;有些人坚持到次年春天,等到冰雪消融时搭建木筏,想顺水划至道森,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懂建木筏的诀窍及驾船的技巧,因此很容易在怀特霍斯急流和更北处的发夫芬格急流溺水。后来加拿大皇家骑警干预,把装备及衣物不足的送回家,并训练出一群合格的船夫,至此死亡人数才下降。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年轻时也曾加入淘金的大潮,他在怀特霍斯当船夫挣了3000美元,至今道森还保留他住过的木屋,他的作品中也有这段生活的记忆。

  许多人因淘金致富。1896年,道森附近的河流共开采出14000盎司金子,1897年增加到12万盎司。1900年达到高峰,突破到100万盎司。在道森,赌场和妙龄女郎竭尽所能地汲取淘金者的财富--通常他们都是成功的。而对于淘金者来说,运气却总不站在他们这边。至1901年,克朗代克周围淘得的金子逐渐减少,3年后,蒸气启动的挖矿机取代人工,因此所有抱着发财梦的人只好回家。克朗代克淘金热由此告终。

  这一段扯远了,再来说实际问题。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以何种形式继续前进。从怀特霍斯到目的地--北极圈里的伊努维克,每周有三班航班,但机票价格比较贵,我们也实在不放心这种几十人的小飞机。恰好,我们住的饭店内有个帮工从打工的中国留学生那里得知我们的情况,主动请缨,说可以开车带我们过去。他自我介绍说,他名叫Earl,在雪地开过25年车,从来没有出过事故,而且最擅长开卡车、校车一类大型车辆(据说在加拿大开校车的要求很严格,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记录,才可以拿到执照),也经常去北边。按他所说,晚上出发开夜车第2天上午就可以到。但我们当然不敢连夜赶路,不过他的出现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出事的那天晚上全体队员开了个会,商讨下一步计划,大家一致认为,请本地人开车往返伊努维克,再从怀特霍斯乘飞机回温哥华是最稳妥、安全的方案。

  Earl今年已经41岁了,看起来只有30来岁,梳着马尾辫,满脸胡子碴,戴个鸭舌帽,但很少摘下帽子,因为他已经谢顶了,人倒是非常热情,即使我们的语言能力不足以和他充分交流,他还是耐心地像我们解释他的本领。当然对他的话我们也不敢完全相信,还通过老板、同事侧面打听他的情况,都说他是一个好司机,也是个好人。我们说了自己的计划后,他表示安全没有问题,但如果在工作日开车,要跟饭店老板打招呼,还要支付他误工费,他还可以在一周之后再到伊努维克把我们接回来,而且,他还利用晚上上网查询沿途各地的旅馆价格和床位。当天下午,他就带我们去租车,这回吸取了教训,在当地有名的NORCAN租车公司租了一辆15座的通用旅行车,这种车在当地比较多,经常以厢式货车的形式出现,具有越野性能,而且内部空间正好装载我们10个人和大批的行李。


街头演唱的印地安人

街头的中国小餐馆

  这一天大家兵分几路。当地有家“北方航空公司”,我顺利订到了返回温哥华的机票,从温哥华到这儿我们开了大约3000公里,如果乘飞机回去,只需两小时。就能节省4天时间;队员中的科学家前往育空河岸边采集水样;另一人则去了警察局,了解昨天事故的善后情况。为了及时把车祸后一切平安的稿子传回去,我到处找上网的地方。从旅游手册上找到一家网络公司的电话号码,对方说可以到他们公司去上网,这也算是一家ISP了,原来就在旅馆旁边,却好不容易才找到,在一幢小楼的2层理发馆的里面,只有一间小办公室。值班的BOB先生告诉我们,可以在他的屋子里连入宽带,每小时收费5加元,也真不便宜,但毕竟可以把稿子发回去了。这是沿途最顺利的一次上网。

  车祸事故耽搁了我们两天的行程,经济上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真正的目标,更美的风景还在前方。

(编辑:张效铭)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