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固山贝子
几天来的艰苦旅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行车安全问题,由于对前方情况缺乏了解、准备不足,最终还是发生了严重的车祸。
到怀特霍斯当天晚上就开始下雪,第二天早晨不但没有停,反而有加大的趋势。但是预订的考察时间紧张,没有停留的余地,而且有了之前雪地行车的经验,考察队还是决定冒雪前进。目的地是道森,距离怀特霍斯530公里,是当年淘金潮的中心地区,也是进入北极圈以前的最后一站。
出了怀特霍斯城,开始仍然在阿拉斯加公路上,过了大约30公里,就从一个叉口进入著名的克朗代克公路。雪越来越大了,路上车辆很少,即使有也都是大卡车或越野车,越往前走积雪越多,连车辙印都难以看见。公路仍旧是坡道起伏,也有不少弯道,公路左侧是荒地,右侧则是深沟,还有些湖泊,这些湖也是风景区,所以路边偶然会出现“campground(宿营地)”,不过现在全封闭了。在这种情况下,车只能以50-60的时速缓慢前进。我们这两辆MPV,每车5人,我坐在前车,两车用walkie talkie联系。前一天曾有人问这车是不是该装防滑链了,但是没有人理会,现在才知道在这种路况之下,前进是多么困难。
走了1个多小时左右,只开了6、70公里。我们的车后面有一辆大卡车紧紧跟随,走了一段之后只好让它超过去,然而此时却发现失去了后车的踪影,无线电也联系不上,我们以为是后车较慢,超出了联络范围,就继续减速,路况越发糟糕,道路基本被雪覆盖,我们无心欣赏路边景致,只是紧张的盯着路面。又走了10来分钟,还是联系不上,只好把车停在路边等待。这才发现刹车几乎不能踩了,只能靠怠速慢慢停在路边。下车一看,路上看来像是雪的东西实际上是一层冰,非常滑,气温比较低,大约零下4、5度。在路边等了十来分钟,还是不见后车踪影,无线电仍然联系不上,大家心中都有些不祥的预感。
这时道路后方出现一个白点,是一辆汽车开过来,却不是我们的后车,而是一辆皮卡。这辆车看见我们打着“双蹦”,以为车坏了,主动停了下来询问情况,可这个车的司机不会英语,只好让他先走。后面还有一辆小轿车,也停了下来,可能以为我们已经解决了问题,就直接开走了。再过一会儿,又一辆大卡车停在我们旁边,开车的是一位身穿绿色衣服的森林警察,我问他是否看见同样的车,他说车已经翻了,我听了心猛的一沉,忙问其他人怎么样。他说人没有问题,出事地点离我们40公里,警察已经来了。看见我们急着上车,他说这里千万不要调头,他可以带我们去一个可以调头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路比较窄,怕后车来了刹不住,我们随着他又前进了大概10公里,找到一个停车场,才调头返回。
虽然那位森林警察说人都没事,但是我们怀疑他只是为了安慰我们,大家的心头都非常沉重,互相讨论着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是谁都不愿往坏了说,我们恨不得马上赶到,但面对这种路况只能慢、慢、慢!只能不断的用无线电呼叫。这40公里路走了将近1小时,拐过一个弯去,看到一辆警车,还有我们那辆车的“残骸”,于是停在路边。一位警察站在一旁,我们赶忙跳下车去询问,这位警察年纪轻轻,身材高大,他先说“不要慌,慢慢来”,然后告诉我们,5个人都没事,已经回到了旅馆,这样我们多少放了心,因为但凡受一点伤,也会先被送往医院的。再看那辆丰田SIENNA五座旅行车,已经被挂在拖车上,前保险杠和半截机器盖掉落,露出里面的机械,估计发动机也有损伤。前风挡和车顶瘪了一块,玻璃没有完全碎。车内座椅掉了下来,气囊并没有弹出,两侧车门略有变形,车后玻璃完全碎了。路旁是4、5米深的沟,沟底散落着我们用来垫脚的破纸箱,路边有清晰的侧滑的车辙印。这位名叫Craig A Thur的警察非常负责,首先检查了我们的驾照(我们的驾照是在国内指定的公证处,将驾照翻译成英文,可以在国际通行),然后让我们先回旅馆,他将把情况通知保险公司,然后去旅馆找我们,并说我们真是非常幸运,这辆车已经“Finished”,让我们回去时一定注意安全。
没有料到车会翻下这么深的沟,不过人居然安全无恙,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跟着警车,我们返回“Bonnaza Inn”旅馆,见到了“战友”们,他们并没有多少受惊的样子,只是有些沉默,据开车的队员介绍说,出发大概30分钟,汽车当时时速在4、50左右,爬上一个坡道有个拐弯,他踩了一下刹车,开始车有小幅摆动,他打轮想调整,摆动幅度越来越多,终于失去控制,沿着路边的坡滑下去,滑到沟底撞在一从灌木上,车尾向前如同前滚翻一样掉转过来,车顶朝下。由于他们都系了安全带,都是头朝下挂在椅子上。他们互相招呼了一下,说没什么事,然后解开安全带慢慢掉过身来,一侧的车门都能打开,于是都爬了出来。很快,一辆用于公路维护的大卡车开过,司机非常热心,停下车替他们报了警,帮他们把行李搬出来,并陪伴安慰他们。紧接着是那位森林警察,他得知我们还有一辆车后,主动去前方通知我们,警车、拖车也在20分钟内赶到,警察简单了解情况后,就让拖车把车拉上来,并叫出租车送他们回旅馆。
当时坐在车上的另一个队员告诉我,从开始打滑到翻下山沟大约有十几秒,好像是慢慢的从山坡滑下去,出事时第一个感觉是“完了”,第二个感觉是千万别栽到湖里,然后就是一片空白。我不在其中,也许体会不到当时的感觉,但一定是个恶梦般的回忆。幸好翻车的地点并非最危险地段,而且沟边的植物可能减慢了车速,有的路旁是更深的沟壑甚至湖泊,而且事后看照片发现车里有一根杆子插到了方向盘旁边,也许差之毫厘后果就不堪设想。车上的几位队员有的年纪比较大,只感觉腰有点疼,这也多亏了育空当地的法律,要求车上所有乘客必须系安全带,否则翻车很可能会导致伤亡,所以说开车系安全带是何等的重要!
出现这样的事故,并不是偶然,我们租的车并不适合雪地行驶,而且我们几个司机也没有在这种复杂路面行车的经验。我想,我们在不熟悉当地情况、不熟悉天气、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仅凭地图和网上查询的资料,每天起早贪黑盲目赶路,连续疲劳驾驶,出现这样的情况,的确是深刻的教训。当晚队员们开了会,讨论今后的行程,当然还是要继续前进,不过这个车是不能开了,必须租越野能力的车,还有雇当地的司机。后来,警察又到旅馆核实了一下情况,我们又去了趟警察局签字。当我们继续前进的时候,应租车店老板的要求,损坏的车被拖回温哥华,费用大概是2000加元,又花了1000加元雇了个当地司机,把完好的那辆车开到温哥华,这位仁兄大概以前没去过那儿,就当是公费旅游,非常高兴的答应。这也看出了我们的一大失误,就是租车公司比较小,不能异地还车。在我们租车的时候,规定车损伤情况如果低于2000加元,由我们负担,超出的由保险公司赔付。这辆车才跑了3000多公里就结束了历史使命,彻底报废了,我们又赔了2000加元。车虽然报废,但租金还是照样交,两车的租金又是4000,整个这一趟,再算上油钱,花在这两辆车上的费用,就将近一万加元。这是后话。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