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映璇
久议不决的新汽车产业政策在这一轮治理经济过热中就要呼之欲出。有消息称,新版汽车产业政策有可能在数月内,最快本月底即将有望正式出台。
然而对新政策既期待又担心的业内人士则认为,新版产业政策很可能会因很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而缺乏力度和新意。不少专家甚至表示了有沦为一纸空文的担忧。“从原来设想的由国务院发布最终改为由国家发改委颁布,这就可以看出,即将出台的2004版汽车产业在政策在权威性上已经大打折扣。”原中汽总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中汽总公司曾在20世纪90年代与现在的国家发改委类似担任过中国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职责。
汽车业上 “过热”名单
“汽车产业政策久议难决,却在近期突然要出台,这是个很明显的迹象:2004版的产业政策是受到了近期中央对投资过热的行业实施有效调控的压力影响。”上述不具姓名的人士认为。
据介绍,在2004年年初,中国国务院列出了首批出现明显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黑名单,水泥、电解铝、钢铁首当其冲上榜;3月,在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过热”黑名单中,添加进了“房地产业”;汽车行业虽然非常侥幸连续两次都躲过了,但是,在5月国务院发布的第三次黑名单中,汽车业却不幸上榜。另外,来自央行的消息则表示,汽车业其实早在首批就进入了被限制贷款的名单。早在3月开始,就有文件出台明确限制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新增汽车项目的用地审批和银行贷款审批。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也强调:中央将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停止设立新的鼓励汽车等制造业发展的开发区。政府同时要求银行提高保证金比例,减少借贷。
熟悉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管理的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历来都是通过项目审批制来进行宏观调控的,通过审批来控制新的企业进入,通过审批来控制产业的散乱,通过审批来控制非国有的资金进入。因此,多年来审批制也就成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核心所在。而国家发改委从其前身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继承了汽车业项目审批的职权,自然也就担负着汽车行业宏观调控的责任。因此,继续1994版的思路,“治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依然是此次2004版汽车产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多头管理
据透露,2004年的新政策将可能包括如下一些新的改动:控制进口配额放开后的汽车零部件进口,尤其是限制眼下非常流行的SKD生产;要求零部件分销商必须拿到厂商的许可证;改变国产车销售网络只能销售国产车的政策限制;通过限制进口整车港口控制汽车走私;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新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和非核心企业增产,防止小汽车厂家的过度发展;在股权比例方面国内企业仍然必须在合资企业中占大股;可能删除2010年国内汽车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必须达到国产汽车销售总量的50%以上的相关规定等。
但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数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一直是多头管理,权限分散,因此,专家认为,仓促出台的2004版汽车产业政策也将无法切实解决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因为,其以上很多条款将面临被诸多职能部门架空,或者说需要很多职能部门的细则才能具体实施。因此,它将面临诸多尴尬。
尴尬一,政府职能条块分割造成的各部委之间管辖权限和利益的冲突,将会成为新汽车产业政策具体执行中的最大障碍。一个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在中国是要经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暑等不下十个部委的联合会签,各部委出于保护自身利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事:2001年,国家计委把汽车消费政策下发到各部委征求意见,每个部委都是把自己有关的那条划掉,这样征求意见回来之后,只剩下第一条和最后一条。“第一条,为促进汽车消费,特制定本政策”。空一行,“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在汽车业纵向管理权流转多变的同时,管理汽车业的各部委间条块分割的历史也久已形成。自汽车业诞生始,国家计委的机电轻纺司(后来其部门也细化)数十年来一直是管理汽车业立项的机构;在汽车产品价格完全放开前,其定价权也曾经长期是财政部物价局和国家计委之间共同协商;2003年中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之后,进口汽车的销售及许可证管理,以及国产汽车的市场流通渠道和消费环节的管理是归商务部。
尴尬二,新政策中坚持的合资企业“中外股比限制”和“一拖二”的政策将形同虚设。实际上,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合资企业的股比突破。中-中-外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例如东风悦达起亚,虽然中外双方还是各占50%,但是中方是两家各25%,外方就是最大的了。
在现实中,一家外资公司在中国只能和两个合作伙伴合资的政策也被突破了。比如说通用,它通过以上海通用出面整合的形式,实际上已经有4家合作伙伴:上汽、金杯、五菱、东岳。丰田原来一直是川旅和天津两家成立合资企业,而通过一汽整合全面合资后,它又腾出一个指标去与广州合资了。这种策略可能还会普遍被福特、雷诺等不甘心的后来者仿效。
尴尬三,业外资本是限制还是放开,让新政策挠头。中国国务院刚刚通过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新建项目只采用核准制和备案制,没有审批制。但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核心就是项目审批。这是限制投资过热的惟一办法。但是如果把这个核心都改了,这个产业政策的地位就更虚弱了。如果不改这个核心,地方的业外资本早晚也会进入。因为,从中国的行政级别上看,发改委与地方省级政府是平级。“它出台的政策极有可能会被各级地方政府超越。”一位汽车政策专家表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