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造中国强势汽车品牌--访华晨金杯董事长苏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 15:08  中国汽车报

  赞助博鳌

  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步骤

  中国汽车报:这次赞助博鳌亚洲论坛,应该说是华晨金杯的一次战略行动,那么,您认为达到当初的目标了吗?

  苏强:我认为达到了。

  我这几天也侧面问了问与会的代表,他们觉得中华轿车表现不错。首先从博鳌亚洲论坛组委会来说,跟他们接触之前,许多人不知道中国有像中华轿车性价比这么高、外形这么大气、操控性这么好的车。

  另外,凡是使用过中华轿车的国内外企业家、政要、记者、嘉宾对中华车的评价都比较高。

  中国汽车报:我想华晨金杯赞助博鳌亚洲论坛,除了扩大影响外,中华轿车应该还肩负着提升品牌形象的重任。

  苏强:是的。

  中华轿车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自主品牌。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下,合资品牌还是占主导,自主品牌的品牌塑造需要一个漫长、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中华轿车从2002年8月上市以来,也走过了坎坎坷坷的路。我们推出新中华之后,市场的声誉在回升。因为新中华对原来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改。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将新中华塑造为值得信赖、高性价比的品牌。赞助博鳌亚洲论坛就是我们的一个步骤。

  中华的品牌定位没有变

  中国汽车报:中华的定位是中高档,但上市的时候应该说定价并不高,而且前期又有一次价格调整。有人担心,这对中华的品牌定位不利。

  苏强:中华从设计开始就一直把它定位为中高档品牌。当2000年对外发布的时候目标价位就是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现在中华车的价格也还一直在这个区间内。

  中国汽车报:新中华2月上市以来的市场反映怎么样?

  苏强:新中华上市两个月以来,每周的销量都在不断攀升。

  中华轿车有几个卖点,首先是造型大气;另外,安全性好,中华车是参照欧洲的安全标准设计的;第三,操控性强。去年,我们和德国保时捷公司合作,对中华车的底盘进行了调校。而且我们近期准备举行中华车操控大赛,请保时捷和宝马公司的试车手来做教练,让消费者亲自体验中华车的操控性能。

  去年年底中华与宝马正式共线生产,提升了中华车的质量水平,工艺也有了改进。

  从明年开始,华晨将陆续推出新品

  中国汽车报:有人认为,华晨金杯推出新品速度太慢,影响了企业快速扩张。

  苏强:客观上讲,中华轿车的设计经历了一个最严格的开发过程。从概念阶段算起,当时1997年讨论的时候就确定要设计一个与奥迪一样长度的车,大概经历了4年的时间。当然后来由于准生证的问题,上市推后了一年,这里面有一个政策上的原因。从一个轿车的开发来说,我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国外来说也是必需的。

  当然速度也很重要,我们现在强调要形成品牌的风格。现在中华已经初步确立品牌风格:造型大气、安全、操控性好。所以未来中华品牌下面所有的产品都应该符合这三个品牌特征。而不是为了盲目追求速度,今天东抓一个产品,明天西边合作一个产品,都叫中华。

  中国汽车报:公司对未来产品是如何规划的?

  苏强:明年下半年,我们会推出内部代号为M2的产品,4.6米长。我们现在的中华有4.88米长,如果当作家庭车来说稍微大一些,M2就好一些。2007年,我们会推出M3,大约4.4米,更适合家庭使用,而且有很多变型,可以变换出双门跑车、两厢车等车型。

  中国汽车报:这样看来,未来华晨金杯的轿车产品主要是向下发展。那么现在的中华车什么时候改型?

  苏强:今年2月我们刚刚推出了新中华,新中华是对过去中华的改进。

  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们会推出中华车的前后脸换型。三年后,这款4.88米的中华要进行大换型。

  中国汽车报:您刚才谈到了产品规划,对于未来,华晨有没有一个5年期规划?

  苏强:应该说,华晨在过去,2002年之前,有过一个不切实际的规划,也提出过100万辆的目标。但那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实际的支撑。即使是现在,中华这个品牌也还是处于初创的阶段,所以我不太愿意给出未来5年的具体规划。我们还是把基础打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

  营销、配套、研发是华晨金杯的短板

  中国汽车报:听说华晨现在正在进行内部人员调整,主要调整哪些人?

  苏强:应该说对华晨这样的公司来说,历史比较短,发展也比较快,人才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瓶颈。1997年设计中华车开始,我们陆续从全国聘请了120多名人才,从美国底特律也请了一些人,从台湾也请了些人,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形成自己的团队。但国内企业包括我们在内都是生产、制造强,其他领域尤其是研发、零部件配套体系、营销,都是我们的短板。所以我们最近的人才招聘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引进一些有经验的,在国际大公司工作许多年的人才,慢慢地通过培训把内部的人员带起来,把我们的短板补齐。

  中国汽车报:对中华轿车的表现满意吗?

  苏强:中华,作为一个自主品牌,已经站住了。现在就是要让消费者了解得更多,通过对中华车的使用以及跟其他车型的对比,对品牌产生更深的认知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相信未来的表现会更好。

  中国汽车报:但实际上中华车的销量离消费者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从华晨近一两年营销管理人员来看,变动比较频繁,您实际上是“外松内紧”吧?

  苏强:应该说,公司从上而下,所有的人都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但是我们现在只有一个轿车产品,车型比较狭窄,而且中华轿车是国内自主品牌中,技术含量最高、价格最贵的,从国外来看也是,高档车从来都是金字塔的塔尖,量不会太高。虽然销量很重要,但品牌本身的含金量更重要。我一直要求我们的团队要做得很扎实,开发要认认真真做,必须要经历那么长的过程。

  所以,营销方面人才的引进,也说明我们在探索找到适合我们产品特点的一个销售团队,一个销售方法。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很多方面都在尝试。

  向宝马学到了很多东西

  中国汽车报:中华轿车的口碑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现在中华车的品质管理有没有独到的东西?

  苏强:2001年就和宝马签订了技术协议。宝马帮我们打通产品线,引进了宝马的奥迪特品质管理体系。

  2002年6月,奥迪特的缺陷分值是30分;2002年8月,也就是中华轿车上市的时候,缺陷分值降到了25分以下,宝马建议我们达到25分以下就可以上市了。2003年的4月份,分值降到了15分,当时宝马给我们的建议是,到15分就比较稳定了。如果缺陷分值再要往下降,就要投资了,现有的设备无法保证了。现在,我们新中华的缺陷分值是8分左右。宝马自己的标准是不超过3分。

  所以可以说,在品质管理上,我们从宝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不断持续地改进。当然,跟宝马还有差距,这也是我们未来不断努力的方向。

  中国汽车报:您刚才谈到了品质管理,除此之外您认为与宝马的合作还有哪些收获?

  苏强:华晨有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我们很看重和宝马的合作。宝马无论是在制造、研发、销售、品牌管理等方面都很有经验。跟宝马对比,华晨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任何方面都愿意学习。

  宝马是一个合适的伙伴。它对中华也很支持。而且宝马很自信、很公开。他们也认识到,宝马在中国只有一个合作伙伴,只有一个健康的华晨、健康的中华和金杯品牌,这种合作才能长久。所以只要我们提出来,宝马都愿意教我们。

  中国汽车报:据我们了解,外方在和中方合作过程中,有些核心技术是不给的。比如研发方面。

  苏强:在研发方面,他们帮我们了解设计的流程:怎么做前期的概念阶段,各阶段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关键的节点如何来总结,发现了问题怎么解决等类似这样的方法和流程。

  他们的研发中心是为他们自己服务的。指望宝马具体帮助华晨做研发,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愿意教你一些方法,把它的经验教训告诉你。

  华晨金杯花了两年时间成功转型

  中国汽车报:华晨是做金融起家的,在财务管理方面有哪些独到的东西?

  苏强:华晨一直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公司。从1992年在美国上市,到1995年接管沈阳金杯客车公司的管理,我们一直使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包括薪酬,包括财务。

  美国安然事件之后,很多上市公司的评价标准已经变了,不光是看利润和营业额,更重要的是三个指标:现金流量、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我们现在也在尝试用这三个指标衡量企业运行是否健康。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文化,财务运作等都要非常良性才行。

  中国汽车报:在您的日程表上,最紧迫的工作是什么?

  苏强: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公司,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处理。

  当然,我们现在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把华晨从个人英雄主义过渡到团队管理, 我们希望每个员工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过去个人风格影响比较大。所以要说当务之急,就是要让每个员工发挥最大的作用。

  另外,虽然华晨是做金融起家的,但现在华晨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制造业的公司了。我们非常注重品牌,也非常注重团队。

  中国汽车报:华晨金杯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金在业界处于什么水平?

  苏强: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沈阳不具备地缘优势,我们不断从其他地方招聘人才并能留住人才,说明我们的薪酬还是有竞争力的。

  (邬建军)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