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好人吕福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 14:45  新浪汽车

  吕部长走了。

  听到噩耗,半晌说不出话来。尽管早知道他的病,这一天已经在意料之中。

  作为一个多年采访宏观经济的记者,我对汽车产业情有独钟,缘由之一,就是在这个产业的许多朋友人品极好,吕福源是其中的一个,提到他,我每每脱口而出:好人。

  认识吕福源是90年代初,他从一汽副厂长、总经济师位子上调到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当副总。到公司采访,或一起出差,平时以朋友相处,他没有哼啊哈啊的当官的架子,倒显得儒雅而有些书生气。谈起汽车,他的视野很宽阔,观点很独特,而且常常把中国汽车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中,在那个相对封闭的年代格外难能可贵。我常常和他开玩笑说,和他聊天必须带上本子记,他说话的信息量大,丢了什么都是我当记者的损失。

  中国的官员,把泡图书馆作为周末假日消遣的恐怕不多,吕福源却乐此不疲。当时还没有互联网,吕福源的周末往往会在国家图书馆泡上一天,查阅世界汽车产业最新资料。他和我说,这是到北京工作的一大乐事。

  当官而不说违心的话,恐怕并不容易。90年代中期,某部门召开媒体吹风会,要刹一刹当时并不存在的“轿车热”。请已经作了主管汽车产业的机械部副部长吕福源作主题发言。他对着别人准备的稿子念了一段,就放下了,然后坦率地谈了自己对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看法。我后来多次引用他在讲话中的“名言”:为什么要发展载人的汽车,12亿人的中国搞现代化,人流比物流更重要。拉5个人的轿车比拉石头的卡车有更大的生产力。

  吕福源对北京等大都市汽车保有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也曾被我多次写进文章。1997年北京汽车保有量激增到80多万辆,交通出现拥堵,限车、“总量控制”的呼声甚嚣尘上。多年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的我曾直问主张“总量控制”的人:合理的“总量”应该是多少,你们心里是不是有数?对于北京机动车“总量”规划最早提出量化建议的恰恰是当时的机械部副部长吕福源。他在当时鲜明地提出,北京市如果不按照300到400万辆汽车保有量进行规划建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他说:国际上属于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大都市,汽车保有量少的400万辆,多的700万辆。且不说这些城市还有发达的地铁。一个城市的经济总体规模,总是与汽车的保有量相联系的,没有足够的汽车保有量,经济就不可能充分活跃起来。

  吕福源对待朋友亲近而坦诚。1998年,在拙作《家庭轿车诱惑中国》杀青之前,我约他作一次关于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长谈,那天因为路上意外堵车,我让他空空地等了两个小时,我内疚的不行,他却连寒暄都没有的把我按在椅子上。因为后面电子部党组成员造访机械部的活动已经排定,他抓紧时间,把准备好的观点一股脑掏给我,意在让我能有更实质的收获。

  后来,他转行作了教育部副部长。不再公开评论汽车,我们在一些会议上碰到,他说,搞教育很有意思,他正在拼命钻进去。对于我对汽车业的一些问题,他也一一作出回答,只是说明这是朋友间的探讨,不要公开引用。

  我们最后一次深谈,日子记得很清楚:2001年1月2 日。那天我从澳大利亚一个人回北京,在飞机上意外遇到吕福源,他以教育部副部长身份与北京副市长张矛一起率团去新西兰,用全球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点燃火种。

  旅途漫长,最适合海阔天空地聊天。我们谈及全国大纵横的公路建设慢。吕福源说原因是各城市热衷先修环城的小圈子,对大纵横不够上心。说到北京的改造,他说北京应该最有条件修卫星城,这样可以卸掉城市包袱,改善环境与居住条件。在卫星城建商业中心,引进连锁名店,造就与市中心同样购物环境,就能吸引人们居住,交通拥堵也会迎刃而解。

  谈到华晨当时开发中华轿车。他说,一个新车,出点儿问题不可怕,奔驰A系列也出大问题。关键是企业解决问题的机制。企业要重经营,但是一定要有技术最高负责人和一个班子,处理制造和工艺方面的问题。这方面请外国人都行,要有一位权威的总工程师。否则企业风险很大。

  谈到中国汽车工业出路。吕福源说,全球化不是一体化。一体化是发达国家为自身利益提出的。全球化同时是政治、经济的多极化——如欧盟、日本、东盟、北美贸易区。搞一体化,中国的利益何在?9亿农民谁管?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骨干行业、企业,合资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按中国的长远利益搞。我们有巨大的市场,我们有资格要利润。大市场是个什么概念?美国就是个大市场,5%的汽车更新,就是2000万辆。人民关心中国汽车能否走出一条路。其实50年的时间没有白过,大规模建设,聚集了人才,培育了市场。

  吕福源说,如果现在汽车产业不是迎战WTO,还搞条条块块,搞春秋战国,难免被跨国公司个个击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不能兵临城下再调兵谴将。过去的国家政策,谁抢一个引进项目,就发横财;不走这条路,大倒其霉。现在有人幻想把汽车工业打扫一下,卖给外国大集团,让人家控股,跟人家发展。不久前,大众公司一位高层关于买断中国合资企业的谈话在英国金融时报登出来,话很直率。让中国汽车界好多人从梦里醒过来。不占51%的股份,它掌握着技术,尤其是产品开发,随时可以让你走人。奔驰兼并克莱斯勒就是前车之鉴。

  这些话,是从我当时的日记上摘录出来的。三年过去,依然掷地有声。

  2003年全国人代会上,吕福源被任命为新设的商务部部长。在他出席国内汽车“三大“之一与一个跨国公司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时见到他。他问我为什么好久没有消息,我说,你搬家了,我从教育部要不到你家的电话号码。他当场拿过我的笔记本,写下手机和家里的电话号码,并在旁边大大地写下吕福源三个大字。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的最后一别。(李安定)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