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今年国产车价调整周期由8个月缩短为3个月,汽车厂家不再等到年底销售压力增大时降价,而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价格调整。上半年富康、赛欧、吉利、红旗等品牌都在半年内连降两次。受5大驱动因素影响,未来3~5年,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一,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今年以来,大众、本田、通用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加之国内企业大规模追加投资,不少厂家已经具有大规模汽车生产能力。
第二,汽车单位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近两年,随着管理的逐步到位,汽车厂家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在降低,这为厂家挤出了一部分利润空间。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选择日益理性化。购车者不但价格货比三家,而且参照北美、欧洲车市的各种品牌报价,比较不同品牌车型的合理价格比。一些价格居高不下或者新车价格虚高的厂家,在市场的压力下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
第四,汽车厂商具有降价冲动。在同类型、同档次的汽车市场上,价格已成为挤压对手最有力的武器。汽车厂家调整价格既是挤压竞争对手的需要,更是事关自身全局发展战略的需要。
第五,进口产品比价效应打压车价。进口车的价格对国内汽车价格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签订的协议,汽车关税将在2006年7月调整到位,统一下降到25%。如果国产车要在2006年达到与进口车一争高下的价格水平,缓冲期内每年必须主动降价20%。(晨报特约撰稿 曹建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