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及经济专家昨开出运价问题“处方”,认为当务之急是重新核定车辆吨位
“《道法》本身没有问题。这次震荡缘于《道法》彻底堵死超载情况后,市场短时间无法适应。目前当务之急是交管部门必须尽快重新核定车辆实际‘准载量’。”
昨(10)日,本报就“运价震荡波”进行强势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及省内经济专家不仅分析了造成震荡的根本原因,还同时开出了“治病药方”。
震荡波·问题
不装货也超重
记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目前成都的货运价格已经翻倍,但仍有很多司机不愿意出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位姓刘的货运司机道出了其中的原委,目前至少80%以上的货运车都经过改装对车进行了加高、加宽或加长,使车的重量大幅增加,导致有的车即使不装货也已超重。“即使按核定的吨位装货,过磅时也要超载,你想,我们咋敢跑嘛?”
“大吨小标”
省交通厅运管局货物管理处处长杨开贵透露,至少有一半车本身有10吨或15吨的载重能力,但为了逃避过路费及其他交通规费,一些生产厂家便按客户要求,出厂时在说明书上把吨位改小。而交管部门又只能按照厂家说明书上的吨位核定。这种“大吨小标”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部分车的“大吨小标”还十分离谱,本来能装20吨甚至50吨的车子,能把载重吨位改小到5吨甚至3吨。
四川缺口25万辆车
据杨开贵介绍,截至去年,我省上户的营运货车总共有25万辆,全年完成了4.7亿吨的运量。根据推算,重新核定载重吨位杜绝“大吨小标”和“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后,我省的货运车辆缺口最多在25万辆,如果考虑50%的空车率,初步估计缺口在12万辆车左右。
震荡波·处方
重新核定实际载重量
杨开贵个人认为,出现目前物流尴尬状况,并不是《道法》本身有问题。
要解决目前“停摆”的局面,他认为,厂家必须客观核定车子的载重量,发改委等部门必须切实加强“核载”的监管力度,杜绝“大吨小标”及类似现象。
最紧要的是,交管部门应尽快对市场上车辆的载重吨位重新核定,如原核定5吨载重量的车子确实有20吨的载重能力,就核定为“准载20吨”;确实只能装5吨的就核定“准载5吨”,并取消其违规改装部件。
靠市场自身调节
省社科院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李少宇教授分析认为,有市场空间就有市场投资,况且物流本身就很市场化。按照目前的情况,运价自身肯定有上调的需求和可能。企业是逐利的,只要有钱赚,就肯定会有企业买车投入进来,随着市场车辆的饱和,各方将会重新找到一个“运价”平衡点。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