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中国商务部日前在厦门召开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为应对入世后过渡期挑战,探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贯彻即将实施的《外贸法》有关竞争力调查规定,维护国内汽车产业安全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汽车企业以及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会议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了一汽、东风、上海等一大批企业集团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总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但是还必须清醒的看到,中国的汽车工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无论是从汽车工业的规模、品牌,还是从企业技术研发、营销服务来看,与国外先进水平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2005年1月1日汽车进口配额管理取消,关税进一步降低,中国汽车工业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当前,各国围绕市场、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地市场,频繁采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主要矛盾。
高虎城指出,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要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做好提升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工作。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多方面。企业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企业要紧紧抓住管理创新、成本控制、研发能力三大基本要素,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不断增加竞争实力、创新基础和发展动力。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对提升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负有重要责任。特别是政府需要转变职能,着力于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创造,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高虎城说,今年4月6日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国内产业及其竞争力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把它作为对外贸易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使得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有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也使竞争力调查成为维护产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法律手段。
高虎城希望中国汽车企业要抓住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结经验,筹划未来,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对国内产业影响的研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利用世贸组织各项规则,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产业损害调查局王琴华局长还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评价与研究》的初步研究成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