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我国大型轮胎生产企业山东成山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全新企业形象发布会,宣布启用全新的企业标识,打造中国轮胎行业的民族品牌,并为企业更好地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奠定最基本的品牌形态基础。
成山集团董事长车宏志在谈到此次发布会的意义时说道,中国的本土轮胎产品在质量上和技术上完全符合国内市场需求,但一直以来却疏于对品牌的塑造和宣传。要知道,品牌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加以重视的无形资产,也是以轮胎和油品为代表的汽车养护市场建立民族工业基础、弘扬民族品牌的有效途径。
私车消费拉动养护市场转型
随着近年来家庭轿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国的私车消费时代无疑已经到来,而涉及到汽车维修、保养、装饰、美容的售后市场也开始启动,并不断升温。如果说,汽车装饰美容是特别针对家庭用车而新兴的个性化服务,那么作为在公车时代就已经别具规模的汽车维修和养护业如今却不得不在私车时代进行观念和服务上的转型。
据了解,汽车养护主要是以清洁、润滑、紧固、检查和补给为主要内容的汽车日常性使用维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遇到的更换三滤、轮胎和润滑油等。应该说,我国的汽车养护业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诞生而开始的,因为所有的汽车都必须在使用几个月或几年后对轮胎、润滑油等一些易损部件进行更换和保养;但在汽车作为个人消费品进入家庭之前,我国的汽车养护业主要是针对为数众多的载货车、农用车、客车和极少数的公务轿车。
私车市场启动后,特别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汽车养护市场日益显露出巨大空间。以润滑油行业为例,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2002年我国润滑油消费数量突破440.5万吨,销售额达220亿元;预测今年润滑油的消费数量将突破500万吨,销售额达350亿元。而对于整个养护行业而言,据预测,到2005年国内仅轿车的养护消耗就将达到90亿元。为此,众多以生产轮胎、润滑油等辅助材料为主的企业在维持既有商用车市场的基础上,开始向家庭轿车这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寻求出路。
洋品牌制造价格暴利
然而,也许与汽车本身就是“舶来品”的先天因素有关,在中国的汽车养护品市场上,洋品牌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作为中国众多生产润滑油的民营企业之一、统一石化在美伊战争期间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经典广告营销案例一夜间在中国家喻户晓,其总经理李嘉在分析以润滑油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养护市场发展状况时谈到,目前中国润滑油市场中的一线产品基本上都是来自境外的洋品牌。诸如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之时就已率先抢滩,而那时在中国汽车养护市场上,消费者对润滑油的品牌概念几乎为零,普遍的崇洋心理十分严重。在“外国货比中国货好”的思想驱动下,洋品牌赢得了80%的润滑油市场,并在利润率相当高的高端市场更是“包揽无余”。占领市场者理所当然地享有定价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洋品牌迅速成为“高品牌、高价格”的代言,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上攫取了大量的“黄金”。
与润滑油行业类似,汽车轮胎行业也极大地受到了洋品牌的冲击。据了解,在国际十大轮胎生产企业中,已有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等九大知名企业以合资甚至是独资的方式在中国进行生产销售。据成山集团董事长车宏志介绍,虽然中国本土轮胎企业在产品价格上普遍比国际同等产品低50%至100%,在产品质量上甚至是更能适应中国特有的道路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品牌的潜在价值,没有注重打造产品品牌,因此不要说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就连在国内都鲜有人知。
“而只有打造我们民族的自主品牌,才能改变外资品牌的暴利时代,中国消费者才会得到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统一石化总经理李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我国本土润滑油企业的壮大,尤其是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发展,从去年开始,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外资品牌在原材料大幅涨价的情况下,普遍下调了产品价格。比如,有一款钢厂用的润滑油,最先的市场定价是5万元一吨,‘统一’的产品上市后,外方售价陡然间变成了7000元一吨。”
民族品牌正在觉醒
面对来自洋品牌的巨大冲击,国内生产汽车养护产品的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突围的道路。成山集团董事长车宏志坚定地表示,在我们面前看似有两条路,要么坐以待毙,等着被国外的企业“吞噬”;要么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自主的知识产权,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我们必须要在这个关头迎难而上,放手一搏,这才是我们民族工业的根本之路。为此,成山集团每年保证拿出销售收入的3%至4%作为科研经费,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并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润滑油行业,除了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统一石化外,国有企业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在对原有“海牌”、“南海”、“一坪”、“长城”进行整合后打造出了全新的“长城”牌润滑油,并于4月15日宣布除“长城”以外所有的原有品牌均停止生产,新“长城”将努力成为中国本土润滑油市场的旗舰。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李亮耀表示,在国际竞争中,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体系,对于一个具有长远抱负的企业而言是刻不容缓的。随着壳牌、美孚等百年国际品牌的步步进逼,中国迫切需要打造一个属于本土的、强势的国际品牌,采取“以强对强”的策略,本土润滑油方有突围的可能。
为此,“长城”品牌一方面于去年力撑“神舟五号”登天,今年又以大手笔投入进军央视,牵手世界级的体育赛事F1;另一方面也将品牌整合后节约的原总成本的15%到20%全部投入到新产品研发、服务体系建设、生产设备改造以及销售渠道的扶植上,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加强了“长城”在技术、生产以及品牌影响上的市场竞争力。
一系列的现象表明,民族品牌在汽车养护业已经觉醒。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谭竹洲谈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单一的产品竞争、规模竞争或质量竞争转变为以品牌为核心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竞争,品牌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加工制造基地,做别人的海外生产车间,更重要的是要创出自己的世界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点意见希望提起企业的注意,一是企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只有这样,才可能拥有核心的竞争力;二是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追求信誉的最大化,因此诚信最重要;再有就是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要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产品技术上与国际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无论如何我们民族企业的魄力不能少,要敢于到国际市场上拼杀,敢于和国际品牌过招,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我们的民族品牌。(王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