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钢铁汽车业何时驶上阳光大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 09:50  中国经济时报

  2003年是世界钢铁贸易动荡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美国、欧盟等国家钢铁贸易纠纷不断,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我国也利用世贸规则保护国内钢材市场,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内钢材需求猛增,供应缺口加大,并最终引发进口钢材新一轮高速增长。

  2003年我国钢材进口3717万吨,货值199.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51.8%和61.1%。其中钢铁板材进口3325万吨,货值174.2万美元,分别增长57%和71.2%板材进口量占当年钢材进口总量的89.5%。同期,我国出口钢材696万吨,比上年(下同)增长27.5%,价值31亿美元,增长42.4%,净进口量超过了3000万吨。

  钢材保障措施并没有对我国的钢材进口起到闸门的作用。我国自2002年5月份起实施的钢材临保措施,以及当年11月份起实施的钢材终保措施本意是保护国内钢铁企业不受国外同类钢材的冲击,但是实质上我国实施的钢材保障措施配额量相当宽泛,加上“排除条款”的存在使钢材进口“如入无人之境”。随着美国最终宣布取消钢材保障措施,我国的钢材终保措施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钢材终保措施虽然没能给国内钢材企业提供一个避风港,但由于它的存在,提升了钢材价格上涨的预期。国内钢材企业并没有在国外钢材的挤压下艰难度日,反而在钢材一片涨声中收获颇丰。2003年国内钢材市场除了螺纹钢和线材的价格还低于1993年6月份的价格高峰,其余品种都已经突破了历史上的价格高位。随后开始向焦炭、废钢、铁矿石、海运等相关原料和服务蔓延,钢材价格的上涨最终将由初始的需求拉动型向成本推动型发展。一年间焦炭价格已经翻番。

   2003年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5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大国。2004年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增产计划仅为4000万吨,全部卖给中国与中国新扩的产能要求仍然相去甚远,铁矿石之争将决定国内钢厂的生死存亡。

   钢材市场之火与国内的汽车市场之火息息相关。2003年国内汽车行业一如上年强劲增长,汽车企业纷纷扩能改造,圈外企业争相造车,汽车跨国公司大幅追加投资。

   2003年全年汽车产量突破400万辆,达到了444万辆,其中轿车突破了200万辆。同时汽车进口也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2003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口144.5亿美元,增长84%,其中汽车整车进口17.2万辆,增长34.6%,价值52.1亿美元,增长63%。在2003年进口的17.2万辆汽车整车中,小轿车进口10.3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59.9%,增长46.4%。

   面对国内汽车行业生产、销售、进口的三旺局面,面对汽车行业产量、速度和效益的三高格局,轻言中国汽车行业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还为时过早。

   尽管中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与世界同步的新车型、新技术,虽然三大国有汽车集团一汽、东风、上汽的年销量和赢利能力节节攀升,但中国汽车产品最核心的品牌和技术仍然是拿来主义。除去奇瑞、华晨、吉利等少数几个自主品牌企业之外,本土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尚无作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只有在发展中少一些浮躁,才能带领中国的品牌汽车驶上“阳光大道”。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