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内车市持续降价已成定局,不仅经济型轿车,国产中档轿车价格也将继续向下调整,并进一步向国际同类车价格靠拢
轿车每年降幅10%
步入阳春的中国车市越发降声一片。自二月春风初拂至今,已先后有福莱尔、雪佛兰开拓者、哈飞路宝、高尔夫、04款Jeep4000、桑塔纳、富康、索纳塔、南京菲亚特、中华、富利卡、宝来、高尔、爱丽舍16V、新蓝鸟等20多个国产乘用车品牌再次举起价格利刃,车型囊括SUV、微型轿车、A级和B级轿车,降幅从数千元到2—3万元不等。进口豪华车的两大霸主奔驰与宝马也借着3月配额许可证大幅贬值之机狂降10万,奔驰S600已由原价185万元降至175万元,宝马760Li也是由185万元降价10万至175万元。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汽车月销量超过40万辆,而累计库存近9万辆,其中轿车库存7万辆,占汽车总库存的79%。眼见“五一”在望,而年底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将彻底冰消雪融,余下的日子里国内车价还将怎么降?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潘祖顺认为,2004年国内车市持续降价已成定局,不仅经济型轿车,国产中档轿车价格也将继续向下调整,并进一步向国际同类车价格靠拢。目前轿车的库存不足1个月的产量,应该说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适当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有利于行业在竞争中得到提高、保持持续发展。
“到2006年,国内轿车价格将基本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今后几年轿车市场每年的降幅将在10%左右。”他分析指出,随着汽车品种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价格必然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产业整体平均盈利水平将随着降价逐步降低,部分优势厂家和优势产品仍将取得回报,汽车营销模式将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更趋现实、理性,汽车经销商的暴利时代即将结束。
降价空间今何在
潘祖顺认为,无论是从销售价格来看,还是就制造成本、生产率和设计能力而言,轿车都依然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
“相当部分国产轿车售价已经提前与完税的进口轿车接轨,如君威、帕萨特、宝来、雅酷等经济型轿车售价已具有明显优势,而马自达6、雅阁等比完税后进口车价高出10%——15%,仍然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他进而从轿车的制造成本分析指出,由于合资公司直接引进国外成熟车型,免去了固定资产投资、新产品开发成本和研发费用,因此国产轿车的总成本低于进口车,平均毛利率27%,高出国外10个百分点以上,这里存在降价的空间。
据悉,汽车成本构成的另一项是零部件采购,在国内轿车的成本构成中,零部件采购成本约占有60%——65%。虽然国产车的零部件成本高出进口车15%左右,但随着进口关税的下降,在零部件采购球化的大背景下,进口零部件价格将逐渐下降,整车厂向国内零部件商压价是可行的。整车厂可以通过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来抵消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三大汽车集团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整体6.5辆,而美国通用公司整车21.33辆,其设计的生产能力虽达到规模经济的起始标准,但生产能力完全发挥,并没有获得应有规模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三大汽车集团能够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只能说明中国汽车工业仍是在高关税和配额制度的保护下,通过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的零售价格,获取了超额利润。
“只要这个差距存在,就存在降价的空间。高利润的泡沫与水分是必然要被挤掉的,所以近几年国产汽车持续降价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潘祖顺如是表示。
部分车企行将出局
统计数据显示,在轿车各细分车型中,增长最快的是中高级轿车,增长速度达到124.53%,产量已经超过微型轿车,而微型轿车的增幅只有34.98%,是轿车细分车型中增幅最小的。第二个增速很快的是普通级(或A级)轿车,增幅是117%,它的概念与常说的经济型轿车的范围比较接近。
“在这样高速的增长下,经济型轿车反而频繁的大范围降价,库存也占了整个轿车库存的90%以上,说明低档车竞争异常激烈。”潘祖顺认为,轿车仍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随着需求层次、结构和品位的日益多样化,单纯降价已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乘用车两极分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中高档轿车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型轿车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还可能继续调低价格。而以SUV为主导的多功能乘用车很有可能继续风光,蚕食轿车市场。
他分析指出,随着新产品陆续推出,价格不断下降,以及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2004年汽车需求仍可望延续高增长。但由于2005年国内汽车市场将对外国产品全面开放,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持币待购现象,从而给汽车销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他预计,今年汽车需求量将会增长20%左右,比去年的33%增长率会有所减缓,但轿车市场还会有40%以上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进一步加剧,汽车生产将发生结构性的过剩。”他认为,今年部分企业将由于激烈的竞争、产品营销失败而陷入库存的泥淖,滑落到淘汰出局的边缘。
他表示,由于欧美汽车市场持续低迷,而中国汽车市场持续走高,美、日、德三国推出了进军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化拓展的战略。2005年在即,中国汽车市场保护期剩下的时间越来越短,中国大的汽车生产厂家纷纷都在扩大产能,产大于销的状况会进一步加剧,从车型、价格到售后服务,一场覆盖全行业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本报记者 刘金霞)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