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车拥有量远低于北京 汽车在上海为什么卖不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 08:25  新闻晨报

  汽车在沪造的多、卖的少,私家车拥有量远低于北京、成都等城市

  产能巨大消费太少

  上海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去年的产量达到58.5万辆。今年的发展依然是大手笔。两家轿车龙头企业——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今年将大力进行生产线改造,引入多款新品,两家企业的轿车产量今年将超过74万辆。

  上海是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且已经拥有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生产企业,但是,与上海的汽车生产能力相比,上海的汽车消费量却显得相对过小。目前,北京和成都的私人轿车超过百万辆,广州约有50多万辆,而上海只有20万辆。另据2004年2月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上海市民家庭私家车拥有量仅占9.9%,不但远远低于北京,还不如成都、广州、武汉、珠海等大中城市。生产和消费两者之间的失衡必然会对上海的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对于汽车工业来说,本地市场总是最为重要的市场。据日前一项市场调查表明,上海市民对本地车情有独钟,有近70%的上海市民表示将优先考虑购买沪产车,其中POLO、别克君威、桑塔纳最受欢迎。

  主要问题:基建过于集中在市中心

  既然上海人钟情沪产车,为什么上海的汽车消费量却相对小,造成生产和消费的鲜明反差呢?是上海人收入低、买不起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上海市民的年均收入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人均GDP已超过4500美元,眼下正在朝2007年人均GDP7500美元的目标发展。那么,产销鲜明反差的原因究竟何在?

  可以说,产销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汽车消费和使用环节之外,更多的还与城市本身的规划相关联。这里就延伸出来一个汽车制造业本身解决不了的话题:近些年来,上海市的基础设施投资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由此造成了汽车消费所需的道路与空间严重短缺。事实上,把基础设施投资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不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对汽车消费,也就是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替代效应。因为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心城区的集中会导致人口在中心城区的集中,进而导致房价的上升、交通的拥挤。受上述因素影响,人们购买汽车的支出会被上涨的房价所吸引,人们购买汽车的效用则会被拥挤的交通所抵消,其后果自然是上海汽车本地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张,从而给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如此,不断上涨的地价和房价,还会导致劳动成本的提高与新建道路时土地征用费的提高,这对汽车工业的生产与消费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错失汽车社会带给上海的发展机会。

  交通设施应走向机动化时代

  上海怎样才能克服产量和消费的鲜明反差,从而不错过向汽车社会发展的机会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从非机动化时代向机动化时代的转型。汽车的发明缩短了空间距离,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汽车的使用需要提供更大的空间来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所以,今天的上海,包括中国数量众多的其他城市,其实都面临着一个战略性的选择:是把有限的资金和公共基础设施集中于狭小的中心城区,导致未来城市发展的窒息,还是把这些资金与公共基础设施向中心城区以外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战略转移,为汽车社会的到来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这看来是一个与汽车业发展看似无关、实质有关的话题了。

  作者:晨报特约 撰稿 李永钧

(编辑:郭海霞)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