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出“中国制造”的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 14:48  商务周刊

  我认为在某种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中国是有机会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的。一旦出现这种机会,政府应该痛下决心,产业政策应该有所调整,只要在政策上不违背WTO协议,就应该尽量保护本土产业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造就了一大批具备国际规模的制造基地和生产企业,中国(包括国内企业和外资厂商)生产的家用电器、电脑、通信、玩具、服装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这一现象已被国内外商界人士和经济学家概括为"中国制造"。

  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制造"现象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生产型企业的产出,直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部分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世界制造中心"的概念,并建议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目的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对这一主张并不持反对态度,但对由此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忧虑,因为"制造"的产品和企业的繁荣兴旺,掩盖了我们自主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弱点,而这可能会成为阻碍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尤其是对"世界制造中心"的提法,应当慎加分析。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一次转移是从欧美转移到南美,但今天制造中心再从南美转移到中国,这次转移导致南美国家经济急剧衰退,因为他们没有专利,一旦将工厂转移走,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让我忧虑的是,如果20年之后非洲国家也开始明白,和平和经济是他们最重要任务,他们也开放、也给外资政策,而那时我们劳动力成本已经提高,那么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我们不要重蹈南美国家的覆辙。

  比较一下韩国政府的做法。我认为韩国现在有现代、三星,是和他们政府的产业政策分不开的。我认为韩国在搞市场经济的同时体现了国家意志对市场的干预,这种干预从国家利益上来考虑,是必要的。

  专利的获得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研发,一种是通过资本获得。我认为过去中国的一种做法被证明是失败的,就是拿市场换技术,市场是被拿去了,但没换回技术。现在中国满大街跑的汽车都是外国的牌子,即是证明此做法失败的一个例子。"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问题。目前国际上制造业资本大举迁往我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社会稳定,优惠的经济策略,众所周知的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但实事求是地讲,在我国已占据国内外市场优势的产品和企业中,其优势主要集中于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组装这两个环节。而无论是在产品的源头--技术开发,还是终点--品牌推广这两个重要环节上,中国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许多重大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开发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被动的"中国制造"

  通过分析中国的空调、电视机、电冰箱、VCD/DVD、个人电脑、无线通信(如手机)、汽车等产品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通过产品制造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外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巨额的利润。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只是"简单"制造,缺乏自主开发的、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

  以VCD/DVD产品为例,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VCD/DVD制造国和消费市场,2001年的总生产能力约为5000万台。而VCD/DVD产品的核心部件--解码器主要是来自美国的C-Cube等少数公司。据了解,在一台VCD/DVD机的成本中,解码器占了40%左右,如果再加上国内不能生产的激光头等其它重要部件,国内企业所产生的附加值不足该产品的一半。那些国外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尽快获得利润,同时向众多公司销售他们的解码器,在中国就有600多家生产厂商通过组装方式生产VCD/DVD机。国外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提供者往往通过主动降低技术门槛的手段,吸引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加入组装生产的队伍,并鼓励他们进行低价竞争,以扩大最终产品的市场,从而维持他们依靠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所获取的利润。因为核心技术和产品供应商的数量极少,而最终产品的制造企业数量庞大,国外少数核心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因价格下降造成的单位利润损失被销售量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总体利润的增加所抵消,在这个过程中,受损害最大的是中国的制造企业(或是说组装厂)。VCD的价格从4000多元降到1000元以下,用了4-5年的时间,而DVD的价格仅一年的时间就降到了1000元以下,可见留给中国企业获得利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只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之后便被身不由己的低水平价格竞争搞得筋疲力尽,乃至拖垮、拖死。而那些尚能坚持的企业,也要疲于奔命地随着国外核心技术的升级换代而被动地跟进,并承担选型错误的巨大风险(国内手机生产企业的命运更是如此)。在国有企业仍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今天,缺乏自有核心技术的产业竞争实质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也构成了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

  从国际分工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对国外公司的这些做法我们不应提出过多的责难,我们应当做的是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势,从而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从IT业的发展形势来看,从彩电开始,到电冰箱、空调、VCD机、DVD机、PC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手机、无线电通信基站,中国企业都不具备核心技术,拼到最后就是看谁的资金最雄厚,渠道做得好。就算某些企业活下来了,也只能是靠着销售量、销售额和很薄的利润活着。以PC为例,当中国国产电脑有100万台的时候,联想和方正这两家都有30%的毛利,20%的纯利,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但是微软、英特尔肯定对100万台不满意,它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做大这个产业,它帮着后来者削低进入门槛,进来的人一多,大家就打"价格战",而跨国公司没有损失。手机市场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手机产业被外国厂商卖芯片赚走了100多亿美元,而去年手机做的最好的TCL才挣了7个亿人民币的纯利。电信业里,GSM的基站市场是4000多亿人民币,其中按民间的算法只有2.4%是由中国企业提供的,官方的数据是6%--这两个数字没有量级的差别,实际上4000亿都被外国的企业拿走了。我认为这影响到国家利益。为什么美国政府还要反倾销,我们反而如此大方?

  我们只有掌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控制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利润分配,有更大的自主权决定产品推出和淘汰的时间表,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如果中国也能出现若干个像通用汽车、IBM、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那样的企业,进而形成以中国企业为主的产业链,就能极大地提高中国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拉动力量。

  中国必须抓住高新技术更新换代的机遇

  北大方正集团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深深体会到了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方正拥有关键技术的排版系统占据了全世界中文排版系统90%以上的市场,并成功地进入了日本和韩国的出版系统市场。

  我认为在某种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中国是有机会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的。一旦出现这种机会,政府应该痛下决心,产业政策应该有所调整,只要在政策上不违背WTO协议,就应该尽量保护本土产业。

  比如,我认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就是更新换代的一个机会。我认为,我们的运营商不能只从企业的利益考虑问题,因为它们都是100%的国有企业,有责任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相配合。这样才能做起一个产业。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市场规模达到每年2000亿人民币,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了固定电话的用户数量。而具备移动宽带数据传输的3G市场更加未可限量。方正连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LAS-CDMA技术,是我国惟一摆脱外国核心技术控制、拥有130多项专利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该技术频谱效率高于目前欧美3G技术的4倍。除了技术上的优势外,较目前其它的3G方案,LAS-CDMA可大大降低基础系统建设的投资成本。由于该技术方案是由中国科学家北京邮电大学李道本教授自行提出的,如获使用对保障国家通信安全也有重大意义。我相信,LAS-CDMA如获广泛应用,其产业化的意义将远远大于当年的"激光照排"技术。

  纵观中国制造领域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一些日常消费品的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已完成了积累的过程,在生产能力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我们在技术开发能力方面还非常脆弱。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地集中于制造成本上,在原创技术的开发方面尚无值得骄傲之处。

  在某些大型机械设备如精密机床、医疗设备、大中型飞机等产品的制造方面,中国除了造船业在年制造吨位上处于世界第一外,其他的产品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在这些领域中要求的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中国在短时间内不具备快速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可能性,因此可以继续走引进、消化、吸收的道路,逐步缩短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但对于中国已经取得了制造规模优势并形成了配套产品布局的产业比如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今天),中国企业不能只停留在购买和使用国外技术进行生产这一个环节上。有能力的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若干关键的技术进行突破,中国政府应当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支持中国的企业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进而建立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在国际竞争中占领主动位置。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初期提供的政策保护手段,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国家采购几个方面给予有可能形成重大突破性的领域和企业以适当的支持,帮助这些企业将制造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就出中国的GE、摩托罗拉和索尼,使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文 魏新 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董事长)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