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俏车型加价销售一直是人们沸沸扬扬议论的焦点。3月17日,解放日报.汽车周刊刊登《为加价销售一辩》一文后,立即引起各方关注,有反对的,有认可的,有指责的,有辩护的。现已成为公开秘密的“加价销售”,有说是厂家所为,有说是商家“圈钱”,也有说是“大款”显阔。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为此,围绕加价销售的是非曲折,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汽车厂家、商家、买家和专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就“加价销售”念出了自己的一本“经”。
厂家有价就有市,有市才有价
记者采访了几家汽车厂家,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此问题讳莫如深,三言两语、推诿敷衍,只肯私下闲聊,不愿公开评论,有的干脆婉拒采访,把已经公开化的秘密又蒙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色彩。
同一厂家,记者2年前曾就加价问题电话进行采访,对方信誓旦旦地表示,已三令五申不允许加价,有证据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这次电话采访,有关人员只有一句话,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有一厂家与记者打起“太极拳”电话,找这位推那位,从这一部门推到另一个部门,有在开会的,有出差的,有需要预约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却吞吞吐吐地回答,这是商家的行为,该找商家采访,我们不便多加评论。
倒是某厂的一位资深人士不厌其烦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首先我们不提倡加价的做法,这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对厂家、商家和市场价格体系造成负面影响。其次,由于品牌授权代理商不是厂家的下属,而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体,厂家不能也无权过份干预其自主经营。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加价不是由谁说了算,而应该是市场说了算。有价就有市,有市才有价。加价销售消费者认可与否,市场能否行得通,要用事实来说话。行不通就会碰壁,就会退回来。行得通就证明有需求。上海私牌拍卖价没有人说不贵,但每次都供不应求,这就是需求。
商家与“奸商”划等号难以接受
一家主流品牌专卖店的老总承认,商家不做赔本的买卖,但对不少消费者把加价销售与“奸商”划等号难以接受。
他坦言,在旁人眼里,紧俏车型供不应求,本身已包含丰厚利润,加价销售又净赚了一大块,似乎已赚得“脑肥肠满”。但事实并非如此,冒举债经营风险的商家最初一路“过关斩将”申请专卖店,没有人财物多管齐下的“公关”,仅凭空口白牙绝不可能如愿。待“入围”后除了先得掏出几千万元按厂家的统一版本造4S专卖店外,每年还得将200万元至300万元的保证金“押”在厂方,既没有利息,也不能作为供车资金抵扣。尽管如此,厂家的“真情告白”让商家受到鼓舞: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是销售商的利益,最后才是厂家的利益。但实际运作过程却被重新“洗牌”:首先得确保厂家“旱涝保收”,其次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商家则成了多重压力下的“垫背”。因为不管其车型紧俏或是滞销,你都得按“全国统一价”把既定指标“吃”掉。因此旺销时对特殊要求的用户采取加价的特殊办法。车滞销时采取送保险、送配件、送装潢等让利举措,而且都是以“愿买愿卖”为前提。不仅仅是一个品牌,也不仅仅在上海,几乎所有紧俏品牌在全国的专卖店都做以丰补歉的“加减法”,这不是“无奸不商”,恰恰是市场经济需随机应变的约定成俗。
另一家拥有多款主流品牌的汽车销售公司市场部经理坦陈,第一次加价纯粹出于偶然,一位用户为了立即拿到心仪已久的车型,主动要求加价,而且书面保证决不出尔反尔。这一事例包含一种信息,不同层次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需求就是市场,提供需求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就是让用户达到满足,因此适度加价无可厚非。
买家商家不应暗箱操作
(读者刘涛阅读《为加价销售一辩》后,作为一名消费者投书解放日报.汽车周刊编辑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
是一名私营企业业主,看了《为加价销售一辩》一文后,结合自己几次买车经历谈几点看法。
去年我曾买了一辆别克君威,加价8000元。事先曾问过几家车商,按厂家公布的价格不是无货就是要预订,预订了什么时候交货也不知道,如果要现货就需付加急费。这家车商还是便宜的,有的提出要加10000元,但对加急费不开发票。隔了一段时间,公司里要买一辆别克GL8,打听了一下可在厂方公布价上让15000元,但发票只能按厂家公布价格开。
我经常乘坐国内航班,作为政府部门的民航管理局曾三番五次下令禁止机票打折,但我还是乐意买折扣机票。实际上这一禁令等于虚设。作为企业行为的汽车全国统一价,在实际操作中价格更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不是由谁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掌控的。
价格浮动,我想得通。车子好卖了,价钱卖得高一些;车子不好卖了,就卖得低一些。否则不是又回到计划经济了吗,即使计划经济也有议价。如果只能按厂家公布价卖车,好卖也是这个价,不好卖也是这个价,叫经销商如何操作?汽油价不是也随国际油价在经常浮动吗?而国际油价浮动的依据就是资源紧缺程度。但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明明是这个价成交的,发票却不允许按这个价开?关键是要明码标价,卖什么价,就开什么价的票,不要暗箱操作。好像机票也是这种现象。
现在国内汽车专卖店造得很漂亮,听说要花几千万元,这样势必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我到过国外很多地方,他们卖车的商场也是很普通的,为什么到了国内却如此豪华?
专家加价销售方式不足取
对于加价销售,汽车产业专家、复旦大学教授芮明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种方式不足取。
芮明杰说,加价销售是一种“隐性”的市场操作方式。之所以如此,首先是这部分价格的产生就“名不正言不顺”,如周忠伟在文章中说到的那样,要“烧香”、要“幕后交易”,所以才会产生加价销售。其次,多出的这部分资金去向也是十分隐蔽的,究竟是销售商还是厂商拿的,不得而知,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都会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必然成为“冤大头”。
芮明杰认为,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是一个“财源滚滚”的市场,有关数据表明,各大厂商的平均利润都在13%以上。国内汽车市场这块“庄稼”先天肥沃,汽车经销商不用靠优良的售后服务等“后天努力”就可以得到好庄稼,所以经销商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让这块利润丰厚的“庄稼”抓到自己的手里,这也是“烧香”、“幕后交易”等非市场调节手段乘虚而入、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目前国内一些汽车产品,尤其是一些紧俏车型供不应求的话,那么可以索性象房地产价格一样,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上下浮动价格、明码标价来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取缔“隐性操作”的渠道,也就是周忠伟文章中提到的那样,“让市场来调节,价格可以变动,而不是隐性的调节”,反而有助于市场竞争。
现在,厂商、销售商心里都十分清楚,加价销售和车价不断降低的趋势是相悖的,车子之所以紧俏是因为短期的供不应求造成的。今后,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完善、产能不断增加,以及入世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加价销售的局面总有一天会被打破。可以预言,到2006年车价一定会大幅度下跌,到时这种隐性操作将难有生存之地。
芮教授告诫说,由此,汽销商应该更加注重长期效应,从售后服务等实实在在的软件着手,塑造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要一味地进行盲目消费,花冤枉钱。(张煜林 朱君巍)
不支持Flash
|